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指出了用相对内效率评价汽轮机性能时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了采用“效率”作为评价汽轮机性能的准则。详细介绍了“效率”的概念以及在评价汽轮机性能时的使用方法,并与相对内效率进行了比较。通过典型的实例计算进一步证明效率作为评价汽轮机性能指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
借助通用的CFD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对国华定州电厂600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除雾器前烟道流场进行模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脱硫系统除雾器前烟道内导流板布置位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区域流场分布不均匀。对除雾器前烟道内的导流板布置位置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优化改造方案。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除雾器的除雾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联合循环中蒸汽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基于温区概念,建立了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一具体的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存在一个最优的汽包压力,使联合循环系统性能最优;对于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高压汽包压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一个合理的选择区域,一定高压汽包压力下存在一个最佳的低压汽包压力使系统性能最优;与单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相比,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余热利用率更高,从而更好地实现了能的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24.
为了降低超临界燃煤电站抽汽侧较大的过热度及解决烟气与空气换热温差不匹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以某典型1 000 MW超临界燃煤电站为例,提出了耦合超临界CO_2循环的燃煤发电系统,利用过热蒸汽加热CO_2驱动超临界CO_2循环,使过热度显著降低,并将锅炉尾部烟道中空气预热器分为两级,两级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加热高参数给水及凝结水,分析了集成系统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烟气温度降低至100.0℃时,集成系统较案例电站与常规余热系统的总出功分别提高了30.07 MW和25.51 MW,供电煤耗分别降低了7.9 g/(kW·h)和6.7 g/(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5.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系数实验关联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工况下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的传热系数,对确定机组冷端的热负荷能力、进而确定环境条件和运行参数与机组排汽压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机组优化运行最重要的基础数据。针对目前我国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典型结构,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单体性能实验台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凝汽器翅片侧无量纲努塞尔数随空气流动雷诺数的变化曲线,拟合出相应的准则关联式,并进行了系统的误差分析。该关联式可为描述变工况条件下空冷系统的性能奠定基础,并为不同环境、气候和气象条件下机组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空冷凝汽器波形翅片扁平管管束外空气流动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火电站空冷凝汽器广泛采用的波形翅片扁平管管束外空气流动传热特性,对于火电站空冷岛的设计与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CFD模拟,得到不同空冷凝汽器迎面风速条件下冷却空气的流场和温度场,通过计算获得了空冷凝汽器冷却空气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随翅片间距和翅片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空冷凝汽器迎面风速增加,空气对流换热增强,摩擦系数降低。对每个迎面风速而言,都存在一个最佳翅片间距,对流换热最强。翅片高度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减小。对空冷凝汽器波形翅片管束空气流动传热性能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表明,最佳翅片间距和高度需要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相似文献   
27.
以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口热空气作为锅炉燃烧用风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用风仅占空冷凝汽器出口热空气量的2.6%,对于解决直接空冷机组热风回流问题意义不大,但可显著改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问题,同时回收大量的热能,降低机组发电煤耗.锅炉燃烧用风引自空冷凝汽器出口热空气,可使机组发电煤耗降低4.32g/kWh,每年可节省燃煤费用641.5万元.  相似文献   
28.
与传统湿冷系统相比,直接空冷系统更易受到多种边界条件变化的影响。针对理论公式与实际应用的差异以及属性重要度差异,基于运行数据建立了考虑属性重要度的背压特性模型。根据机组连续1个月的实际运行数据结合模糊粗糙集理论对影响空冷运行的各条件属性进行客观加权,并通过加权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直接空冷系统的背压模型。结果表明:选取主汽流量、主汽压力、环境温度、风机转速、环境风速、大气压力作为条件属性可得到精度较高的加权回归模型,7月份与10月份的数据分析下,回归模型精度均较高,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0、0.76kPa。同时,结果表明,加权过程可在不影响模型精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模型计算量,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
为得到对富氧锅炉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具有影响的各运行因素间的显著性关系,采用流程模拟的方法,在获得了氧气纯度、氧气浓度、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过量氧气系数等典型运行参数对富氧锅炉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正交法对多因素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各因素间的显著性关系。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于热效率的影响关系为: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氧气纯度;对火用效率的影响关系为: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氧气纯度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其中,氧气浓度对热效率的影响程度为特别显著,过量氧气系数对热效率的影响程度为显著;氧气浓度、过量氧气系数对火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均为显著。  相似文献   
30.
火电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系统测量误差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火电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系统所使用的计算原理及公式,并以某200 M W 机组为例,定量计算一些主要测量参数误差对机组性能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