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A series of well-dispersed titania-doped ceria nanoparticles Ce1-xTixO2 were rapidly prepared by a novel salt-assisted solution combustion process using correspondent metal nitrates as oxidizers and ethyl glycol as fuel, and then coated with amorphous silica by seeded polymerization using tetraethyl orthoslicate (TEOS).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ultraviolet-visible light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as-prepared pure ceria nanoparticles, the red-shift phenomenon occurred for Ti-doped ceria nanoparticles with Ti incorporation. Meanwhile,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in the UV light region slightly decreased and transmission rate in visible light region was somewhat enhanc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lica-coated CeO2 nanopowders, the silica-coated Ce0.95Ti0.05O2 nanopowders displayed the same absorption intensity in the UV light region, broader UV absorption band and higher transmission rate in visible light region.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碳酸稀土为皂化剂的稀土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的制备方法。为此,系统考察了多种因素,例如,碳酸稀土用量、杂质离子硫酸根浓度、游离稀土离子浓度、相比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稀土萃取率、分相性能和稀土负载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507-煤油有机相与含游离稀土浓度在1 mmol/L以上的水相接触混合时,P507-煤油有机相的皂化可以快速地与加入的固体碳酸稀土反应,形成稀土皂化有机相。其皂化反应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比水相中不含游离稀土离子时要快很多,这是因为受动力学条件限制的直接皂化反应已经变成了两个分立的反应:P507-煤油有机相与游离稀土离子的皂化反应以及该皂化反应析出的质子与碳酸稀土的溶解反应。基于这一特征,把P507-煤油有机相的稀土皂化设计成了多级逆流萃取皂化过程,该过程可以连续产出合格有机相并使水相在体系中保持循环。分液漏斗模拟结果证明了多级逆流皂化的可行性,确定了最佳的萃取相比为1∶1,皂化有机相的稀土负载浓度在0.12 mol/L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钠为助熔剂,在较低温度(约700℃)下的空气气氛中煅烧硫化锌合成了ZnO绿色荧光粉. 测定了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硫、氯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合成荧光粉的主晶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并有少量残存的ZnS相存在. 在350 nm波长光激发下,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只有505~510 nm绿色峰,无380 nm激子发射. 根据给体-受体机制,该发射是源于光生电子从局域缺陷中心(给体)向陷阱空穴(受体)的跃迁. 煅烧过程中氯化钠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产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这归因于荧光粉中硫、氯的共掺杂对缺陷VO+和Zn(1-z)+形成的直接贡献. 该荧光粉能与近紫外发光二极管相匹配,有望应用于白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14.
稀土对酸活化膨润土酯化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活化膨润土的酯化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膨润土的酸活化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可以提高活性白土的酯化催化活性,进而确定了以稀土作活化促进剂的酸活化工艺条件。稀土对催化活性的促进作用证明是由于稀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相似文献   
15.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HF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下制备出了SiO2气凝胶,并研究了水、催化剂、乙醇等制备因素对其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比表面(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其微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气凝胶具有大的比表面和纳米多孔结构(骨架颗粒约为10 nm,空洞尺寸为10~30 nm),平均粒径<20 μm,为介孔结构.  相似文献   
16.
胡平贵  辜子英  李永绣 《稀土》2004,25(3):32-34
研究了用草酸沉淀钇制备荧光级氧化钇时加料速度、加料比、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加料方式对荧光级氧化钇中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产品中钙含量的决定性因素,实际生产中应该确保体系温度大于60℃。与此同时,荧光级氧化钇产品中的钙含量与氯化钇料液中的钙含量相关,其Ca/RE建议控制在10×10-6g/g以下。当Ca/RE高于10×10-6g/g时,采用偏正同沉加料方式有利于降低氧化钇产品中的钙含量。  相似文献   
17.
混合碳酸稀土两步煅烧法制备超细Ce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合碳酸稀土为原料 ,经煅烧、酸溶活化、再煅烧的两步煅烧法制备了CeO2 超细粉末。考察了第一步煅烧温度对煅烧中间产物酸溶性能和铈的氧化程度的影响 ,分析了煅烧和酸溶过程中的相关反应。结果表明 :第一步煅烧过程的温度控制不仅影响Ln2 O3·CeO2 的酸溶性能 ,而且还决定了最终产物CeO2 的物性。确定了制备超细CeO2 的合适条件是 :第一步煅烧温度为 80 0℃ ,用硫酸进行酸活化处理 ,控制pH值在 2左右 ,过滤洗涤后的活性中间产物CeO(OH) 2 再经第二次煅烧可以得到CeO2 含量在 90 %以上 ,粒度分布均匀且中位粒径D50 在 0 5~1.5 μm范围的超细CeO2 粉末。当第二步煅烧温度在 70 0~ 80 0℃之间 ,产物粒度小于 1μm ;当第二步煅烧温度为 80 0~ 10 0 0℃时 ,产物粒度在 1~ 1.5 μm之间。  相似文献   
18.
Ceria and ceria-based powders are candidate ma-terial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solid electrolytes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1],three way cataly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motive ex-haust gases[2],petroleum-cracking catalyst[3],oxygensensors[4], 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 for micro-electronics[5],and UVfilter[6].In recent years , since high surface area ceriananoparticles show superior physical and chemicalproperties to bulk particles , much effort has been …  相似文献   
19.
碳酸氢钠沉淀镧及碳酸镧的结晶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pH值原位测定法为基础,结合沉淀体积变化、沉淀粒度及外观形貌分析结果,对NaHCO3上学同淀镧的性能及碳酸镧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镧结晶活性区域位于低配比区0.541-2.828之间,而在高配比区其结晶是惰性的。同时还考察了搅拌对结晶过程的影响,讨论了NaHCO3沉淀镧时的沉淀反应和结晶化机理。并给出了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20.
超细粉末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细粉末的特征和制备方法作了简要介绍,讨论了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的特点和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机械化学和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在合成超细粉末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