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试验件打孔法对某飞机的增升装置进行了压力分布飞行实测,获取了典型状态下缝翼和襟翼的压力分布曲线.实测结果表明,试验件打孔法可以准确适用于压力分布测量,能够为增升装置的载荷验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2.
Spoke型超导腔是一种用于中低β加速段的新型超导腔加速结构.使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Spoke型超导腔在非稳态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和降温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降温过程中的热应力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由于流动不均匀导致Spoke型超导腔温度分布产生了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程度在降温过程中呈现先迅速...  相似文献   
63.
中考监考教师的自动派遣问题,其复杂度相当于NP难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尝试用一种拼接的方法提出求其次优解的思路,并依据此思路设计出一种中考监考教师的调度算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双峰寺水库工程前后环境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使用EcosimPro商业软件和关联式编程两种方法,对HEPS氦低温传输系统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研究了管道内径和管道粗糙度对管道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压降随着管道内径的增大而减小,但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当管道直径从30.8 mm提高至56.8 mm,压降仅降低了约510 Pa;流动压降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管径越大压降增加越小,当管径为30.8 mm时,选用电抛光管压降下降了954 Pa;管道的漏热量和降温复温时间随管径的增大而提升。通过计算分析最终选择主干来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25,内径为30.8 mm的普通金属管,分支来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10,内径为14.6 mm的普通金属管,主干回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50,内径为56.8 mm的普通金属管,分支回气管道公称直径为DN20,内径为23.8 mm的普通金属管,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66.
对于气动性能,钝体断面的气动外形非常重要,采用传统风洞试验及CFD模拟计算得到钝体断面气动性能需消耗大量时间,大大影响钝体断面气动外形的气动性能评估效率。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气动性能的快速预测,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完成后,输入形状信息和与形状相关的流场信息,即可输出不同几何形状下的阻力系数,进而得到钝体断面的气动性能。为寻找性能最优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综合判定误差和参数量大小对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深度和宽度进行优化。对深度学习模型输出阻力系数与CFD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误差符合预期要求,并且相较于传统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预测所需时间达到数量级的提升,未来可作为钝体断面气动外形优化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67.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采用了频率为500 MHz的单cell超导纯铌腔作为加速腔.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超导腔恒温器各部件进行热模拟和分析,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超导腔的水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确认数值分析结果为可信的,且得出对备用超导腔恒温器设计、加工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应用大挠度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承受径向均布荷载和跨中集中荷载的抛物线拱平面内及平面外稳定承载力进行研究。使用弧长法对拱结构平面内屈曲荷载—位移平衡路线及平面外屈曲荷载—位移平衡路线进行全过程跟踪研究。分析抛物线拱结构在不同矢跨比和支承条件下发生弹塑性屈曲的规律,分析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对相同截面不同矢跨比抛物线拱的平面内二次分叉屈曲荷载、平面外二次分叉屈曲荷载和平面内极限点屈曲荷载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为抛物线拱结构失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缓解新品类卷烟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烟叶原料供给结构性矛盾,实现烟叶原料及时调配、及时优化、及时满足的动态平衡。【方法】以江苏中烟调拨初烤烟叶为材料,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高斯核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等方法构建配方功能预测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烟叶适用性评价方法,确定不同配方功能类别的基础保障原料和动态平衡原料。【结果】确定了苏产卷烟的10个配方功能类别,并以香气质、香气量、烟气浓度以及浓劲比等12个烟叶样本特征指标计算烟叶原料的适用性分值和适用性指数;按照配方功能类别,完成对2020年度调拨烟叶的分配,设计形成100个打叶复烤配方模块。【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配方功能的烟叶原料动态化平衡预测及分配方法,可有效指导某一功能类别或相同品牌不同功能类别烟叶原料的配方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70.
CO2在磷酸三丁酯中溶解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定容积压降法测定了温度303.5~363.8 K、压力0.5~4.5 MPa条件下CO2在磷酸三丁酯(TBP)中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CO2在TBP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但随平衡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4.5 MPa范围内,该溶解度较在工业常用物理吸收剂中更大,约为在乙醇中的2.4倍,甲醇中的1.4倍,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1.2倍及碳酸丙烯酯中的1.1倍. CO2以分子形式溶解于TBP中,TBP吸收CO2以物理吸收为主,TBP中含有的酯键及磷酰基团极大地促进了其对CO2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