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32例患者,治疗后即时开通率为97%(31/32):1例技术失败.溶栓治疗后造影,闭塞段均重新开放.术后随访发现4例发生再次闭塞,其中2例经再次同法治疗后恢复通畅,另2例患者因发现有局限性血管狭窄而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而恢复通畅.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是治疗动  相似文献   
52.
针对高维多目标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以最大的完工时间、最大的延迟时间、库存成本和拖期成本为最小化优化目标,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最优觅食算法(CPT-OFA)求解该问题.算法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信息熵理论和累积前景理论融合,通过设置参照点、确定价值函数和属性权重的方式来建立Pareto解的综合前景价值模型,利用信息熵理论...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行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患者30例,术后即刻对植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采用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British Columbia Cancer Agency,BCCA)标准,根据术后验证靶区D90和V100评价为优、良、中、差4组,对比手术前后靶区体积和D90 、D10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观察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统计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验证评价结果:优:24例(83.3%,24/30);良:5例(16.7%,5/30);中:1例(3.3%,1/30);差:0例(0)。术前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范围是15.9~265.5 cc,平均为(64.4±58.4) cc;术后验证PTV范围是18.5~267.8 cc,平均(64.4±58.4) c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90、D100、V150分别为(11 945.6±1 157.0) cGy、(6 972.7±1 250.5) cGy、(58.0±4.4)%,术后分别为(11 839.0±1 117.0) cGy、(7 352.1±1 361.2) cGy、(57.6±4.1)%。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V100为(91.1±1.8)%,术后V100为(90.5±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内可观察到3例气胸,1例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5例于拔针后局部少量出血,经局部压迫后止血。余未见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可较好完成术前计划,植入质量较满意,治疗相关近期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不可手术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 探讨端口改良型气管支架在减轻支架两端良性组织增生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留置端口改良型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对照组留置直筒形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术后2、4、8、16周作CT检查,计算气管狭窄指数及支架移位程度。术后16周处死所有实验犬,取支架周围气管组织作肉眼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观察,定量分析增生细胞阳性表达。结果 所有气管支架均释放到位。实验组气管狭窄指数总体上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第4、8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6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6周时病理学表现相仿,支架移位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进覆膜支架端口设计减少气管壁良性增生是有效的,本实验所用端口改良型气管支架具有一定的延迟支架术后良性再狭窄效果。

  相似文献   
55.
以高密度聚乙烯(PE HD)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不同的分级方法对树脂进行了分级,研究了树脂的支链结构及其分布,通过升温淋洗分级法与其他技术结合的交叉分级法,建立了短链支化含量、淋洗温度、相对分子质量的三维关系图,反映了PE HD支链结构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E HD树脂由4部分构成:含有一定数量支链的低分子蜡部分;短支链数目较多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部分,此部分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支化度增加,且分布在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支链含量较高;短支链数目较少的高密度聚乙烯部分,此部分短支链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域的分布较为均匀;几乎不含支链的线形聚乙烯部分。  相似文献   
56.
为完成基于PoWerPC微处理器和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飞控软件研制,使用Win-dRiver公司的Tornado集成开发工具,完成了以ADS板CPU的板级支持包(BSP)文件为模板的更改设计,同时完成了基于PowerPC的飞控软件应用程序时序及架构的设计及验证。该项目经过了软硬件试验验证,可以为同类软件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7.
以一台300MW汽轮机组的调节级静叶栅为研究对象,就轴封漏汽对叶栅二次流及出口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漏汽加快了叶栅出口区域二次流动的衰减,使出口气流角沿叶高方向的分布产生较大变化,对损失系数的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8.
孔加工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工序之一.针对数控机床的刀具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孔加工刀具路径优化模型-----带可决策孔的孔加工多刀具路径优化问题(MTdDPO).在该模型中,工件上的孔分为两类:固定孔和可决策孔.MTdDPO的目标是通过判断可决策孔的路径归属和路径内各孔的加工顺序来实现加工路径长度的最小化.为实现MTdDPO的优化,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分段遗传算法(RLSGA).在RLSGA中,种群被视为智能体,智能体的状态是种群的多样性系数,3种不同的分段交叉算子是智能体的动作,智能体的奖励与种群的适应度值和多样性系数的变化有关.针对MTdDPO,新建5个基准测试问题,并在测试问题上将RLSGA与其他4个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LSGA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算法,RLSGA能够有效地解决MTdDPO问题.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Tf)对p53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介入技术与Tf联合应用对基因治疗肝癌的双重靶向作用。方法应用pCMV-myc-p53质粒与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复合物,转染3种肝癌细胞株LM6、Hep3B、YY以及正常肝细胞株L02,以不同浓度Tf(0、10、25、50及100μg)介导转染,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细胞株中p53表达情况,并对Tf影响p53转染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再建立兔VX2肝癌动物模型,经介入导管输注Tf-质粒-脂质体复合物,提取肿瘤组织蛋白,蛋白印迹法检测P53表达。结果4种细胞应用p53-脂质体复合物以及不同浓度Tf转染后48h的蛋白印迹法检测,发现Tf在10~100μg可明显增强p53-脂质体的转染效率,且转染效率随Tf浓度增加而增强。动物模型组织提取蛋白检测结果,显示Tf明显增强P53蛋白表达。结论Tf能增强脂质体-基因转染,介入技术与Tf联合双重靶向对肝癌的基因治疗具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