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川藏公路102滑坡群中2#滑坡规模最大,通过对该滑坡体现场取样,在室内分别进行颗分、击实、渗透以及剪切试验,试验数据分析和FLAC3D数值计算表明,该巨厚松散型滑坡主要由古冰碛物和松散体冲洪积物构成,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2.
为了改善高炉炮泥的烧结性能,提高其抗侵蚀能力,在炮泥配料中加入了氮化硅或氮化硅铁。对加人氮化物的炮泥组成与结构以及氮化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化硅存在由氮氧化物转化为氧化物的反应过程,而氮化硅铁则氧化为硅铁的氧化物。氮化物的氧化过程伴随着结构致密化反应,能减缓碳的氧化,从而改善炮泥的耐用性能。  相似文献   
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藏藏东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石木结构逐渐被钢筋混凝土及砌块所取代。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对西藏藏东南地区的民居建筑热环境到底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在西藏林芝县八一镇觉木村选取两家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一座是采用传统建筑材料(木材、块石、土坯砖、泥浆)建造的塔吉家,一座是采用现代建筑材料(砌块、钢筋混凝土、石灰)建造的江村家,分别对两家进行了温度、湿度、照度以及风速的测定。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在西藏藏东南地区,传统建筑材料在隔热保温性能方面优于现代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64.
浸溶胶对RH炉用镁铬砖气孔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浸铝溶胶、锆溶胶镁铬砖的气孔特性变化及对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溶胶后镁铬砖的气孔率减小、气孔孔径分布变好,确定合适的溶胶浸渍次数为3~4次;浸溶胶会提高镁铬砖的抗渣性能,铝溶胶更能提高材料的抗渣渗透性而锆溶胶则更能改善材料的抗渣侵蚀性。  相似文献   
65.
镁基复合脱硫剂的脱硫渣组成分析与脱硫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孙同组成Mg基脱S剂的冶金效果模拟试验,并与CaO系、CaC2系脱S剂了对比。分析了脱S渣组成,脱S效果以含Na2O的Mg基脱S剂较好。  相似文献   
66.
徐国涛  薛启文 《陶瓷工程》1999,33(2):13-17,36
通过对烧结刚玉锆莫来石复合材料的高温缓冷试样及高温水淬冷试样的电子探针及能谱分析,发现其微观结构中存在纤维状、骨架状、线状、针柱太、细棒状等有定向规律分布的名硅锆共析结构慧其组成为ZrO2-SiO2-Al2O3成份。  相似文献   
67.
徐国涛  薛启文  杜鹤桂 《炼钢》1999,15(6):23-26
以高炉渣,脱磷剂及转炉渣侵蚀加入了锆莫来石的刚玉质与镁质耐火材料,发现高氧化铁含量的脱磷剂对镁质耐火材料侵蚀严重,对铝基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弱,从炉衬寿命及工艺因素看;采用铝质耐火材料内衬对铁水预处理的脱磷过程有利。  相似文献   
68.
对电熔锆莫来石、烧结刚玉锆莫来石复合材料中编织状、细棒状共晶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别以高炉渣、转炉渣及脱磷渣侵蚀下,共晶结构仍能保持不变。SrO的引入可以改变复合材料中共晶的组成:SiO2与SrO结合能力强易进行基质中。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干根网状新型护坡在南水北调济平干渠渠堤中应用的效果、抗冲刷固土能力、防风浪破坏及经济价值,选取济平干渠贵平山口东防洪堤作为典型试验段,进行了干根网护坡试验。干根网状护坡,能有效地利用现有普及型树木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是一种在国内尚未大面积推广的新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70.
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结合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氮化硅或赛隆结合的碳化硅在性能上更适宜于高炉内应用;氧化法烧成的含氮化物结合产品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