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结合工程实例具体分析了高速公路路面排水不畅的成因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3.
地矿勘查的核心仍为矿权,目前矿权的获得仅仅为少有的自然资源厅的配置及现有矿权的流通,如何评价矿权,提升矿权,流转矿权,依然是地矿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矿权评价拟出的简要方法,对近时期开展的矿权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介绍“CBE”教学模式,以及制定我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改方案的思路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5.
嵇冬冰 《砖瓦》2021,(3):78-7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枢纽式互通立交发挥着交通转换的作用,在高速公路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匝道桥作为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对桥梁工程中的互通匝道桥梁设计进行了探讨,简述了基本设计原则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设计工作中的各个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今后的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曹梅  肖春  嵇阿琳  徐凡平  白涛  白杨 《炭素》2014,(3):39-43
通过浸渍/高压炭化工艺在不同炭化压力下制备了高温煤沥青炭块及沥青基炭/炭(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炭化压力环境下对其密度和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化压力增大,沥青炭体积密度明显增加,孔隙填充效果明显改善;在编织C/C材料的致密过程中,压力越大其孔隙越小,分布越均匀,故产品致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7.
为揭示框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与砌体墙稳定性分别与哪些尺寸参数函数表达式线性相关,明确研究对象与尺寸参数几次幂函数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本文针对框架结构通过推导规范给出的侧向刚度公式,得出线性相关的尺寸参数函数表达式;针对砌体墙稳定性,以稳定性水准一致为原则,通过压杆稳定性分析推导出与墙体稳定性线性相关的尺寸参数函数表达式.结...  相似文献   
108.
某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系哈尔滨汽轮机公司制造的N300-16.67/537/537型亚临界、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单轴、冷凝式汽轮机。1号机组调试期间凝结水溶氧不合格,达800-1000μg/L,2009年3月投产后,仍是如此,电厂做了不少工作,7月成立了攻关小组。  相似文献   
109.
李艳  崔红  嵇阿琳  黄剑  黄寒星 《材料导报》2012,26(12):25-28
以整体炭毡为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和树脂压力浸渍-常压炭化(PIC)相结合的工艺进行了复合致密,制备了整体毡基炭/炭(C/C)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材料的轴向热膨胀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从1800℃升至2500℃时,材料1000℃的热膨胀系数(CTE)由3.30×10-6/℃降低到3.00×10-6/℃;当热处理次数由1次增至2次时,材料1000℃的热膨胀系数由2.28×10-6/℃降低为2.10×10-6/℃。同时发现,当孔隙率相差84%时,热膨胀系数降低约24%。通过研究认为,热处理改变了C/C材料的微观结构,增强了材料石墨化的程度,提高了开口气孔率,可以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0.
赵亮  王嵇  许建荣 《工业加热》2012,(12):1020-1022
【摘要】 目的 评价双容积重建技术在显示脑动脉瘤栓塞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Artis Zeego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对17例动脉瘤致密栓塞患者进行旋转DSA造影,然后进行双容积重建。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患者动脉瘤有对比剂显影,14例患者瘤体内中部的弹簧圈中有对比剂显影,4例瘤体远端有对比剂显影,14例瘤颈处有对比剂显影,阴性3例。结论 在介入手术以及栓塞术后复查的过程中使用双容积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出对比剂在弹簧圈中显影的程度以及位置。评价弹簧圈栓塞的效果以及确定后续治疗和手术策略上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