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对斗式提升机玉米破碎率高的现象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如降低畚斗速度,采用新型双层进料口和鼠笼式底轮,增加机头罩高度与长度,设置可调舌板,调整卸料长度等.并以模数化方式确定了量化参数.  相似文献   
93.
应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Pentium4 CPU散热器的电磁辐射特性。研究了散热器底面尺寸长宽比、鳍的取向及高度对第一谐振频率、第一谐振频率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当散热器底面的长宽比≥1时,随着宽边尺寸的增加,第一谐振频率基本保持在2.6 GHz,电场增益基本不变,约为8.3 dB,辐射方向变化较大;鳍的取向对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影响不大,但纵向鳍高度对谐振频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4.
分析ASP.NET+Oracle环境下的用户验证和权限控制两方面的问题,将Oracle提供的若干个特殊的安全功能集成在一起,提出了程序控制和数据库控制两方面的安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5.
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并且发展十分迅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日益迫切。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根据课程和本科学生的特点,提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这些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设计了一种低C低Mn、Nb-Ti复合微合金化成分体系的600MPa级元宝梁用钢,并采用OM和TEM等仪器对组织与第二相析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终轧温度下力学性能均能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整卷力学性能波动较小,表现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稳定性;随终轧温度的降低,铁素体晶粒明显细化,同时尺寸分布在3~60nm之间的第二相粒子数量变多,细晶强化与析出强化效果均增大;当终轧温度与卷取温度分别为830与600℃时,试验钢表现出了最优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分别达到了536MPa、612MPa与30.5%,同时室温到-60℃温度范围内冲击功均保持在125J以上。  相似文献   
97.
一般PowerPoint课件是直线型流程,本文采用分支结构的思路对其课件结构进行了设计,从而使课件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导航系统方面更加方便和完善。  相似文献   
98.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空间三维理论来管理和研究城市地下管线,是一项颇具实用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章首先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数据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维GIS数据结构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好通用性的地下管线三维矢量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结构简单,冗余度低,适合于地下管线空间建模和空间分析的要求,最后给出了管线数据的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99.
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再加热温度、奥氏体区变形温度和组织转变温度的变化对Nb、Ti微合金钢组织性能及其碳氮化物固溶与再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加入铌,主要利用铌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再析出,抑制形变奥氏体的再结晶,在随后的组织演变过程中细化了组织;而钢中加入较高含量的钛,主要利用钛的碳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析出,产生明显的沉淀强化作用.这主要是铌、钛的碳氮化物固溶后,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再析出的不同所造成的.钢中复合加入Nb-Ti后既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又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细晶强化既提高钢的强度又提高钢的韧性,但沉淀强化在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恶化了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100.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中多环节交互影响的复杂性,文中提出一种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精细化评价方法,旨在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气象观测数据、风电运行数据等多源异构信息,定量分析功率预测各关键环节对预测总误差的影响程度。首先,解析了风电功率预测运行机理,将预测过程分解为数值天气预报、风能-功率转换建模、预测结果校正3个关键环节。然后,设计了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风电异常数据分区间辨识方法,建立了风资源-电力特性的简化模型。最后,基于气象、电力等多源运行数据驱动,提出功率预测各环节等效误差的量度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定量评估各环节预测对功率预测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