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赞比亚某低品位高结合率难处理氧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56%,主要铜矿物为赤铜矿、黄铜矿、铜蓝、水胆矾;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云母、铁白云石等。铜氧化率高达82.85%,以结合氧化铜为主;硫化铜仅占17.15%,主要为原生硫化铜。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硫酸酸浸试验。结果表明:①提高浸出试样细度,延长浸出时间,提高浸出温度,增大液固质量比和搅拌速度均有利于改善氧化铜矿石的浸出效果。②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0%、硫酸浓度为50 g/L、液固质量比为3、浸出温度为65 ℃、搅拌速度为300 r/min,浸出时间为120 min情况下,铜的浸出率达78.64%。③硫酸浸出该矿石的浸出动力学受化学反应模型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7.83 kJ/mol。  相似文献   
52.
在保持原有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新型捕收剂、抑制剂分别对云南某斑岩型铜钼矿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进行了药剂优化试验研究,最终选用捕收剂W3和W4、起泡剂F-425和MIBC、高效的铜抑制剂M8等,并进行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钼品位44.92%、钼回收率80.57%的钼精矿,铜品位25.03%、铜回收率91.10%的铜精矿。与设计流程浮选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回收率提高了4.10个百分点,钼的回收率提高了4.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3.
对高炉灰在直接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中用作印尼某海滨钛磁铁矿还原剂的可行性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萤石为添加剂的条件下,高炉灰可代替煤做还原剂,通过高炉灰与萤石的共同作用,可以在直接还原过程中提高还原铁粉中铁的回收率及品位并降低TiO2质量分数,同时回收高炉灰中铁.三种不同产地高炉灰还原效果的比较表明,高炉灰性质对还原效果有影响.在相同用量条件下,津鑫高炉灰(JX)还原效果最好;在JX高炉灰用量30%、萤石用量10%、焙烧温度1250℃以及焙烧时间为60 min时,焙烧产物通过两段磨矿和两段磁选,最终得到最佳的还原铁粉中铁品位为91.28%,TiO2质量分数降至0.93%,包括海滨砂矿和高炉灰中铁的铁总回收率达到89.19%.   相似文献   
54.
对几种不同的单一/混合黄药在自然条件下及与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了黄药浓度、不同比例的混合黄药及其与硫化矿作用对黄药降解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降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解条件下,混合黄药中不论提高乙黄还是戊黄的比例,与单一黄药的自然降解相比,其更难降解;提高混合黄药中戊基黄药的比例,能加快其与硫化矿作用后的自然降解速率。与硫化矿作用后的混合黄药,都明显大于在自然条件下黄药的降解速率,与含硫低的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速率高于与含硫高的硫化矿作用后的。不同浓度的单一黄药、不同比例的混合黄药自然条件下及与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5.
通过浮选试验、QCM-D和FTIR分析, 比较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月桂酸在经Ca2+活化后石英表面的吸附机理。浮选结果表明, 两种阴离子捕收剂均在强碱性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浮选回收率, 且SDS的回收率远大于月桂酸。QCM-D结果表明, SDS和月桂酸在活化后的SiO2表面为粘弹性吸附, 且均能迅速达到吸附平衡, 但SDS比月桂酸的吸附量大, 且两者均吸附可逆。FTIR分析表明, pH值为12.0时, SDS和月桂酸在经Ca2+活化的石英表面均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6.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目前主要应用于合金、电子和化工等领域,我国钨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多数属于难选矿物,其中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只有白钨矿和黑钨矿,但随着目前黑钨矿资源的减少,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白钨矿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白钨矿和钙质脉石矿物具有相似的表面特性况且白钨矿作为脆性矿物,在破碎过程中容易产生微细粒,因此白钨矿与钙质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的有效分离和如何有效回收微细粒白钨矿是目前在浮选白钨矿所不可避免的两个难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从白钨矿的晶体化学、浮选作用机理对浮选白钨矿进行了的介绍;此外还讨论了微细粒白钨矿的浮选工艺。其中白钨矿的晶体结构不同会使白钨矿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疏水性,进而影响白钨矿的可浮性。浮选作用机理方面根据作用效果阐述了抑制剂和捕收剂两类:无机抑制剂广泛的应用于白钨矿的浮选工艺中,;有机抑制剂对于白钨矿的浮选能达到很好的选择性;根据捕收剂性质以及特点,介绍了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两性捕收剂以及组合捕收剂不同的作用效果,但大多数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微细粒白钨矿目前的浮选工艺主要有空化浮选、剪切絮凝浮选以及载体浮选三种方式,都是通过间接增加微细粒白钨矿的表观粒径,使微细粒白钨矿处于已易于浮选的状态,其优点是能减小微细粒白钨矿对浮选指标的影响,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微细粒白钨矿浮选的问题。最后对白钨矿的浮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7.
黄铁矿在常规焙烧方式下热分解机理属于未反应缩合模型,利用实验室微波发生设备,在微波辐射下,对粒度为-0.074mm的黄铁矿进行温度分别为600℃、650℃、700℃的恒温焙烧试验,研究了氩气焙烧气氛中黄铁矿纯矿物热分解的动力学机理,采用未反应缩核模型和均相反应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下黄铁矿热分解反应机理属于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其机理函数方程为dx/dt=k(1-x),与常规焙烧方式相比,微波焙烧黄铁矿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148.65kJ/mol,有利于黄铁矿热分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某高硫磨浮车间一次合金的回收率,借助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了二段球磨排矿的矿石性质,确定了对二段球磨排矿中一次合金进行回收的必要性,针对二段球磨排矿做了详细的磁选条件试验,确定了回收一次合金的最优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用某磁选机回收二段球磨排矿中一次合金的最优试验条件为磁场强度160kA/m、漂洗水耗水量5.00m3/h,磁选精矿的硫含量为11.59%,Pt直收率为77.01%,Pd直收率为70.50%,Au直收率为69.58%。在原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二段球磨排矿磁选流程既保证微细粒级一次合金的回收,同时也实现了对一次合金的早收快收。  相似文献   
59.
阐述了高校本科生科技创新实践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大型精密仪器在北京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中的应用。以矿相显微镜及配套图像分析软件对某多金属硫化矿石中矿物种类及含量、矿物粒度分布特征测定为案例,从仪器及软件工作原理、研究方案、研究结果等方面介绍了科技创新实践过程。将矿相显微镜应用于科技创新项目,不仅能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大大强化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为了实现某金矿选厂的提产增效和节能降耗,采用JKSimMet模拟软件对该金矿的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了多目标协同优化。采取的优化措施包括降低磨矿分级系统给矿粒度,调整球磨机和旋流器的关键工艺参数和增加粗磨旋流器底流给入再磨球磨机的比例。JKSimMet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磨矿分级系统的处理能力由35 t/h提升至44 t/h;粗磨比能耗从11.09 kWh/t降低至9.94 kWh/t,中矿再磨比能耗从9.93 kWh/t降低至7.23 kWh/t;粗磨产品细度P80从86 μm减小至80 μm。通过对整个磨矿分级系统各工艺参数的协同优化,增加了磨矿分级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了磨矿比能耗,并且提高了磨矿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多目标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