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在DIL805L型膨胀仪上测定了55SiMnMo钎具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分析其相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获得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55SiMnMo钢的临界点为:Ac1=751 ℃,Ac3=824 ℃;当冷却速度<0.15 ℃/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冷速增加到0.15 ℃/s,转变产物开始出现少量贝氏体;当冷速>0.3 ℃/s时,有马氏体转变出现;珠光体、铁素体分别于冷速大于0.5 ℃/s、1 ℃/s时开始消失。  相似文献   
22.
对SPCC薄板进行了冷轧及连续退火模拟试验。研究了冷轧及连续退火工艺对SPCC薄板再结晶组织的影响效果,以及再结晶晶粒尺寸对SPCC薄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经工艺参数优化,可显著降低退火薄板的再结晶晶粒尺寸,同时提高薄板的屈强比性能指标。在晶粒尺寸最为细小的5.23μm SPCC薄板中得到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最高的屈强比性能。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高转矩和高转速条件下高效驱动马达铁芯材料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要求,讨论了无取向硅钢的高磁通密度和低铁损对电机转矩和效率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发展情况.在生产工艺上,提高钢质纯净度,弱化夹杂物和第二相粒子对畴壁移动和再结晶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添加微量晶界和带钢表面的偏析元素促使有利织构发展等技术可提高无取向硅钢的磁通密度.  相似文献   
24.
钢质同步环综合成形分析及对模具寿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汽车钢质同步环的综合成形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综合成形工艺与一次成形的成形质量、模具表层温度、磨损量、成形载荷的关系,阐述了综合成形工艺在生产试验上的运用。结果表明,采用热锻+温整综合成形工艺后,材料分配更为合理,齿形的充填更加饱满,模具受力状况得到了改善,其使用寿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软件Dynaform对某汽车内板成形和回弹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采用模具型面补偿法来控制回弹,根据补偿后的模具型面对模具进行设计制造.通过逆向工程扫描最终产品,与原始产品数模比较,验证了回弹预测和模具型面补偿的合理性和教值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
以脚手架扣件铸件为原型,运用三维扫描测量设备进行测量,获得产品表面数据.采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所测得的数据运用曲率分析的方法进行分割,然后对点云进行曲面重建,得到CAD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冲压方向,相应地对CAD模型进行工艺性修改.采用板料成形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修改后的形状成形性良好.以模拟结果为依据,设计出模具,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27.
将乙二醇作为冷却工质,并且建立18650动力锂电池组模型,将冷却液流速,电池组的放电倍率作为变量,通过流固耦合热仿真,对温度云图、最高温度、电池组和电池间的温度差等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放电倍率条件下,冷却液体流速对电池组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冷却能有效控制电池组最高温度,得到良好的均温效果;增大冷却液流速,能够有效降低锂电池组的最高温度,而且用乙二醇作为冷却液体能有效地控制锂离子电池间的温差,并且随着流速的增大,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与温差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对废钢的利用效率,实现以元素含量对废钢的精确分类,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结合偏最小二乘算法,对18组钢铁标准样品进行废钢元素含量分析。通过自主研发的便携式LIBS成分分析仪获得光谱数据并进行基线校正,筛选出光谱特征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将光谱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10折交叉验证方法确定模型最优潜变量。C、Cu、Mn、Cr、Ni、Si、V、Al、Ti元素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相关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为99.27%和0.023。实验结果表明,以偏最小二乘算法结合LIBS技术测定废钢中各元素含量准确性高,该检测方法能够适用于钢铁企业中废钢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9.
采用DIL805L热膨胀仪,研究了Si-Mn-Mo系贝氏体非调质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过程(CCT曲线),分析其显微组织及硬度、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小于7℃/s较宽冷速范围内均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组织,且贝氏体以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2种形态存在。随着冷却速度增加,显微组织逐渐转变为以马氏体为主,同时晶粒细化作用增强,硬度及抗拉强度增加。可以通过对转变组织的控制,得到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贝氏体钢。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淬火温度对14Cr1MoR钢力学性能及精细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30~930℃范围内,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试验钢经690℃回火后的强度增加,同时,-20℃冲击吸收能量提高。EBSD技术分析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钢中马氏体的板条束与板条块尺寸细化,有利于强韧性的提高。钢中马氏体与母相的取向更接近N-W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