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基于ASP.net技术的模具工艺设计知识管理平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ASP.net技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构造网络环境下的模具企业工艺设计知识库系统。详尽地阐述了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层次结构、核心库的设计原则和核心库实现技术。该系统的实施将为模具工艺设计提供便捷的网络知识协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高正源  刘洋志  任俊州  安治国 《材料导报》2021,35(15):15094-15106
陶瓷膜过滤技术具有经济高效、过滤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在水处理、气体过滤、化工、医药及食品生产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且在分离、澄清、纯化、浓缩、除菌、除盐等生产工艺过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在过滤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机物、无机盐、胶体粒子和污泥絮体等物质在膜表面或膜孔中的吸附和沉积作用会导致膜污染.膜污染是阻碍陶瓷膜过滤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仿真对陶瓷膜过滤过程的渗透机理、膜污染机理及浓差极化机理等进行探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研究方法.现已经能通过CFD控制方程和压降模型、颗粒运动模型、颗粒沉积模型、传质模型及串联阻力模型等CFD模型对陶瓷膜过滤过程的渗透、膜污染及浓差极化等现象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讨论,加深对膜过滤过程的机理研究.此外,研究者们通过CFD数值模拟,研究陶瓷膜元件和膜组件结构、过滤工艺参数以及过滤器结构等参数对陶瓷膜过滤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参数优化,来提高陶瓷膜过滤性能,如降低污染速率、提高过滤效率、延长膜清洗周期和膜使用寿命等.本文介绍了CFD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评述了CFD技术在陶瓷膜及膜组件结构优化和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在膜污染过程的模拟中所用到的相关CFD模型;重点分析了陶瓷膜过滤过程中的膜结构、操作参数和过滤器结构等工艺参数对陶瓷膜内部压力分布、浓差极化、渗透速度及流场分布等流体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展望了陶瓷膜过滤过程CFD模拟仿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锂电池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来代替传统能源,但由于锂电池适宜工作最高温度为50℃,所以有效控制电池组温度对于电动汽车设计尤为重要。建立了液冷散热锂离子电池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流道数量的电池组进行仿真,可知增加流道数量能够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分别对相同截面积的圆形和矩形流道电池组进行放电过程热仿真,可知采用矩形流道能比圆形流道更能有效降低最高温度,但同时会提高电池组内最大温差;对不同长宽比的矩形截面流道电池组进行仿真,可知增大流道截面长宽比,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大温度,但过量增大截面长宽比会提高电池组内温差,使电池组的均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安治国 《工程机械》2003,34(10):51-53
化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于1998年开始GC65G型挖沟机的开发研制工作,1999年初研制出样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工程机械》杂志在2000年第6期上曾作过介绍)。该挖沟机采用天津拖拉机厂生产的铁牛TN654LA拖拉机为底盘,在拖拉机后部加装链铲式挖沟装置,前部加装回填推土铲,能够完成挖沟-回填的综合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又陆续开发出GC60G和GC90G系列产品,并且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1GC65G型挖沟机的结构功能GC65G型挖沟机主要由回填推土铲、TN654LA拖拉机和挖沟装置组成。前部的回填推土铲及后部的挖沟装置均采用拼装式结构,可方便地安装…  相似文献   
16.
使用DIL805L型膨胀仪分析了曲轴钢的相变规律,得到了其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结果表明,试验钢的临界点为:Ac1=682 ℃,Ac3=765 ℃;当冷速为0.2~5 ℃/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当冷速大于5 ℃/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与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速增大到15 ℃/s时,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冷速越大冷却后马氏体含量越多,硬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Fe-1.12Cu合金中Cu的脱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含铜高纯低碳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多种优良的性能。本文研究了Fe-1.12Cu合金在固溶、沉淀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1.12Cu合金在固溶态存在铜原子的偏聚区,呈现短程有序结构;在时效峰处,铜原子在有序畴中呈现有序排列,并与基体共格;在过时效阶段,有序畴经类B2结构等过渡相,逐渐演化成fcc的ε-Cu颗粒。  相似文献   
18.
19.
在DIL805L型膨胀仪上测定了55SiMnMo钎具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分析其相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获得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55SiMnMo钢的临界点为:Ac1=751 ℃,Ac3=824 ℃;当冷却速度<0.15 ℃/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冷速增加到0.15 ℃/s,转变产物开始出现少量贝氏体;当冷速>0.3 ℃/s时,有马氏体转变出现;珠光体、铁素体分别于冷速大于0.5 ℃/s、1 ℃/s时开始消失。  相似文献   
20.
对SPCC薄板进行了冷轧及连续退火模拟试验。研究了冷轧及连续退火工艺对SPCC薄板再结晶组织的影响效果,以及再结晶晶粒尺寸对SPCC薄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经工艺参数优化,可显著降低退火薄板的再结晶晶粒尺寸,同时提高薄板的屈强比性能指标。在晶粒尺寸最为细小的5.23μm SPCC薄板中得到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最高的屈强比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