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以两种红土镍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试样进行了分析,对比其异同点,并进行选择性还原焙烧实验,研究红土矿原矿性质对其还原焙烧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试样所含主要矿物相同,载镍矿相同,镍在原矿中分布规律也相似,但由于Fe、Si和Mg含量的差异造成其选择性还原焙烧-磁选结果有很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焙烧过程中铁、镁、钙等阳离子和硅氧离子形成不同硅酸盐,影响了焙烧矿的熔融性和镍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2.
硫酸渣直接还原焙烧提铁降硫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硫酸渣直接还原过程中脱硫剂的种类与用量、焙烧温度、不同升温方式、焙烧时间等因素对焙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还原剂用量为30%, 脱硫剂SH用量为15%, 随炉升温, 焙烧温度为1 200 ℃, 焙烧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可得到铁品位为90.13%、铁回收率为95.06%、硫含量为0.040%的还原铁。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硫酸渣中的硫与脱硫剂反应生成了硫化钙, 且焙烧温度的升高和随炉升温都有利于硫化钙的生成; 通过磨矿-磁选方法可将硫化钙与金属铁分离, 从而达到脱硫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等综合手段,研究了尼日利亚某铁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点、嵌布特征及磷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以鲕状构造为主,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很少且难以确定。铁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不易充分解离,将给分选带来困难。矿石中有害元素磷的独立矿物较少,杂质磷主要以类质同象和极细的机械混入物的形式存在于铁矿中。该矿石属于高磷难选铁矿石。  相似文献   
14.
某氰化尾渣直接还原焙烧-磁选选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孙体昌  刘真真  蒋曼 《金属矿山》2012,41(11):145-147
对铁品位高达48.05%的某氰化尾渣进行了直接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烟煤2用量为20%,还原温度为1 150 ℃,还原时间为40 min,还原产物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8%,1次弱磁选磁场强度为87.56 kA/m情况下获得了铁品位为94.11%、回收率为90.14%的还原铁粉。该工艺不仅高效地富集了铁,而且使硫等含量较高的有害成分富集到了尾矿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进一步深入开展菱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的工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以嘉峪关某菱铁矿石为试样,通过XRD、SEM和能谱分析以及热力学计算研究了菱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各种矿物的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煤用量较小时,固相反应首先生成铁(镁)橄榄石,多余的铁矿物以孚氏体形式存在并在孚氏体内部形成金属铁核;增加煤用量可使金属铁核周围的孚氏体也被还原为金属铁,从而使铁颗粒得以长大。此外,随着煤用量的增加,主要脉石相铁镁橄榄石也会由于经历铁镁橄榄石→铁橄榄石→孚氏体→金属铁的反应历程而形成部分铁颗粒。  相似文献   
16.
以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为还原剂, 使用直接还原-磨矿-磁选的方法, 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煤基直接还原提铁降磷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条件下, 不同还原剂对还原铁的铁品位、铁回收率和磷品位影响趋势相同。在1 150 ℃时, 焦炭对直接还原提铁降磷并没有明显优势, 调节不同煤或者焦炭的用量都可以达到铁品位90%以上, 磷品位0.1%以下, 铁回收率80%以上的指标; 另外煤的变质程度越高, 所需煤用量越少。  相似文献   
17.
对TiO2品位为13.43%的内蒙古磨石山沉积变质型锐钛矿开展了试验研究。以YS-3为捕收剂的正浮选获得了TiO2品位37.95%、回收率23.79%的钛精矿; 以NaOH为pH调整剂、淀粉为抑制剂、石灰为活化剂、164为捕收剂的反浮选获得了TiO2品位30.07%、回收率70.46%的钛精矿。结果表明: 反浮选效果优于正浮选, 能更好实现钛矿物富集。  相似文献   
18.
调整剂在菱镁矿石英反浮选分离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反浮选去除菱镁矿石中石英分离时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含钙的盐类化合物KD-1为调整剂,分别以实际矿石和单矿物为试样,研究了KD-1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醚胺为捕收剂反浮选时添加KD-1,可明显改善分离效果.在精矿中SiO2含量不变的条件下,添加1500g/t KD-1,可使捕收剂用量下降58%,精矿产率提高4.24%.机理研究表明,KD-1对石英与菱镁矿浮选分离的作用,主要是使泡沫变得均匀,且流动性增强,表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9.
大冶铁矿分离浮选药剂对硫精矿脱水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影响硫精矿滤饼水份的原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冶铁矿分离浮选所用的药剂对硫精矿的脱水过程有影响,影响硫精矿滤饼水份的主要因素是分离浮选中作为黄铁矿抑制剂使用的石灰,同时Z-200#捕收剂对硫精矿的滤饼水份也有不利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比石灰要小。用硫酸调节硫精矿矿浆的PH值可以降低其滤饼水份。  相似文献   
20.
基于LCA-模糊综合评价商品包装合理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环境工程学的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系统工程学的层次分析法从包装产品的功能实用性、环境协调性、经济适用性3个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三级模糊评价方法对包装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对包装合理性进行评价可以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功能3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纸塑铝复合牛奶包装比塑料牛奶包装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