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轿车悬架簧用55CrSi弹簧钢线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 5 5CrSi轿车悬架弹簧钢线材的研制开发和工业应用情况。对该线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和夹杂物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宝钢开发的 5 5CrSi弹簧钢线材的钢质纯净度、表面质量、夹杂物控制等基本达到了同类进口产品的先进水平 ,试制的线材可满足拉拔和制簧工艺要求 ,利用该线材所制悬架簧达到了进口材料所制轿车悬架簧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2.
刘增平  邵昌尧  张连良  吕卫东 《采矿技术》2006,6(3):189-191,212
针对许厂煤矿浅埋深、厚冲积层、薄基岩的围岩地质条件,利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的方法研究了该条件下进行条带开采的地表变形特点,研究表明,该条件下地表移动具有移动期很短、地表移动无明显移动初始期和衰退期、地表下沉系数相对较大等特点.在有效控制地表变形、保护地表建筑物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探讨了采用矸石充填置换开采部分条带开采后所留设保护煤柱的可行性,并在现场进行了初步工业性试验.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三下"压煤、条采煤柱回收及矸石井下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3.
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淤泥质土分布广泛、厚度大,承压水水位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深基坑工程维护施工困难。本工程采用了一种SMW工法+钻孔灌注桩结合预应力锚杆新的双排桩围护结构,工程实践表明,此种围护结构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支护效果良好,对大型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了有效控制冲击地压灾害,以高强度释能吸能支护系统为研究方向,选取彬长矿区高家堡煤矿深井冲击倾向性煤层的采掘活动为试验对象,分析了围岩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了围岩支护特性曲线,结合冲击地压能量传播特性,提出了冲击地压条件下的支护系统"工况点漂移假说"和"漂移功"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安装载荷、支护强度、锚杆长度、围岩表面位移和冲击功的支护系统五维工况设计,开发了释能吸能抗冲支护五维工况点图解法,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工况参数。高家堡煤矿203回风巷进行工业性试验,工作面采掘期间未发生强动力现象,矿压参数观测结果与设计一致,验证了释能吸能支护系统设计对冲击地压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以某矿回采巷道位于上部开采煤层形成煤柱的技术条件为例,从围岩应力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被保护巷道一侧掘进巷道,将要保护巷道周围较大的围岩应力转移到新开掘巷道附近,使要保护巷道处于良好的应力环境,从而有效保护巷道的新技术,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CSP工艺下稀土冷轧板冷轧后退火过程中的第二相析出行为,模拟了某企业685 ℃×9 h退火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退火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的变化;采用非水电解分离法从试验钢中提取第二相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第二相析出物类型;再使用化学法对退火过程中第二相析出量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析出动力学计算分析第二相析出规律。结果表明,经过该退火工艺后,晶粒从典型的纤维状冷轧组织演变为再结晶饼形晶粒,非{111}织构有所减弱,{111}织构有所增强;试验钢中的第二相类型主要为MnS、Fe3C和AlN,MnS在退火过程中几乎不析出,Fe3C主要在室温到570 ℃升温过程中析出,AlN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析出,在685 ℃附近析出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