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工业技术   16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分光光度解谱分析,在波长350~500 nm范围内,利用U-HNO3-HNO2的吸收谱分别建立了HNO3水溶液和30%TBP煤油中U、HNO3、HNQ2的分析方法.在水相ρ(U)=0.95~74.1 g/L、c(HNO3)=3~5 mol/L、c(HNO2)=5×10-4~2×10-3mol/L时,U...  相似文献   
22.
合成了分离铯的吸附剂焦磷酸氧锆,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焦磷酸氧锆对铯的吸附性能,并对吸附性能好的焦磷酸氧锆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焦磷酸氧锆对放射性铯的吸附率相差不大。焦磷酸氧锆化学式为[3ZrO•2HP2O7n•8.6nH2O, 为无定型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最可几孔径约为1.5 nm,比表面积为180.7m2/g。  相似文献   
23.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法对模拟草酸钚沉淀母液中草酸和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NO3介质中的H2C2O4在Pt电极上的氧化为不可逆反应。在模拟的草酸钚沉淀母液中,因Pu(Ⅳ)被C2O2-4络合而未出现Pu(Ⅲ)/Pu(Ⅳ)的氧化还原峰,H2C2O4的氧化峰则清晰可见,H2C2O4的氧化反应仍为不可逆过程。对模拟草酸钚沉淀母液进行恒电流电解,考察了模拟母液中Pu(Ⅳ)初始浓度对草酸电解速率的影响以及电解过程中Pu价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钚浓度为0.002~0.1g/L时,对H2C2O4的电解速率影响不大。恒电流密度下电解可将草酸钚沉淀母液中草酸的浓度破坏到0.001mol/L以下,可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4.
以Pt-Ti(镀铂钛)为阳极,Ti为阴极,对HNO3介质中的H2C2O4进行恒电流电解,考察HNO3介质中H2C2O4电解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HNO3介质中H2C2O4的电解氧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控制在25~37mA/cm2、HNO3浓度为2~3mol/L、温度为30~40℃时,电解效果最佳;微量金属离子(Fe3+、MnO-4、Ag+)的存在对H2C2O4的电解起催化作用,能较大提高电解速率;电解氧化法破坏H2C2O4的效率高于KMnO4蒸煮法,在工业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脉冲辐解过程中氨基羟基脲与水辐解活性粒子(e-aq、·OH和·H)及单电子氧化剂·CO3-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反应近似为准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e-aq)=1.41×108 L/(mol·s)、k(·OH)=1.05×1010 L/(mol·s)、k(·H)=2.68×105 L/(mol·s)、k(·CO-3)=4.25×108 L/(mol·s)。其中氨基羟基脲与·OH的反应速率常数最大,故在辐解过程中其为主要反应。  相似文献   
26.
在铀钚分离工艺单元单级数学模型和混合澄清槽瞬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U(Ⅳ)-N2H4为还原反萃剂、混合澄清槽为萃取设备的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单元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并使用台架实验数据对程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程序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软件对铀钚分离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BX1加入位置、1BS和1BX2酸度对钚反萃率无太大影响,但1BX1加入位置和补萃级数对钚中去铀系数SFU/Pu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7.
以N,N,N′,N′-四辛基-2-甲基-3-氧戊二酰胺(Me-TODGA)或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为相改良剂、煤油为稀释剂,对比研究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锶浓度、温度对Me-TODGA-TBP体系和TODGA-TBP体系萃取Sr2+的影响,并采用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2种酰胺荚醚萃取Sr2+的分配比(DSr)随HNO3浓度(c(HNO3)=0.1~2.7 mol/L)、萃取剂浓度(c(萃取剂)=0.05~0.3 mol/L)的增加而增大,随Sr2+浓度的升高略有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种萃取剂的萃合物组成分别为Sr(NO3)2•3Me-TODGA和Sr(NO3)2•2TODGA。萃取反应的ΔH分别为-69.46 kJ/mol和-51.39 kJ/mol,ΔS分别为-190.5 J/(mol•K)和-128.4 J/(mol•K),ΔG分别为-12.68 kJ/mol和-13.12 kJ/mol。相比之下,Me-TODGA萃取Sr2+的分配比不到TODGA的1/5。  相似文献   
28.
合成了N,N′-二乙基-N,N′-二苯基-[2,2′-联吡啶]-6,6′-二硫代酰胺(Et-Ph-BCTABipy)萃取剂,并利用13C NMR和1H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相接触时间、萃取剂浓度、水相初始酸度和Pd2+浓度等因素对Et-Ph-BCTABipy萃取Pd2+性能的影响,利用摩尔比法确定了Et-Ph-BCTABipy与Pd2+所形成的配合物组成;同时,在Ln(Ⅲ)与Pd2+共存体系中研究了Et-Ph-BCTABipy对Pd2+的萃取选择性。结果表明:Et-Ph-BCTABipy在HNO3体系中对Pd2+具有较强的萃取性能和较高的萃取选择性;萃取过程中Et-Ph-BCTABipy与Pd2+以1∶2的比例结合,其萃取平衡常数Kex=3.42×106。  相似文献   
29.
干法后处理流程可应用于快堆乏燃料后处理。由美国开发的熔盐电解精炼流程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干法后处理流程之一。为了将电解精炼流程应用于氧化物乏燃料后处理,需要将氧化物乏燃料转化为金属。目前电化学还原是应用最广的氧化物乏燃料还原方法,但是该过程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针对氧化物乏燃料电化学还原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主要包括过程简介、研究现状及电化学还原机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0.
酰胺荚醚作为一类优良的新型萃取剂,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早期的研究都集中在短链的分子,不得不用芳烃或者加入醇类来消除三相。为了利用纯粹的烷烃作稀释剂,我们试图开发长链取代基的酰胺荚醚。用对称的仲胺合成了大分子的酰胺荚醚,合成的产品经MS、IR、1HNMR、13CNMR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