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稀土元素对铝导体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铝导体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纯度的工业纯铝,添加稀土元素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差别很大。混合稀土对杂质含量较高的纯铝的导电性有改善,对杂质含量低的纯铝的导电性基本不起作用。单独加稀土铈或镧对杂质含量高的纯铝的导电性在一定的添加范围内有一定的改善,而对杂质含量较低的纯铝的导电性略有改善。对同一纯度的铝而言,单一稀土对其导电性的影响优于混合稀土。  相似文献   
62.
谐振型吸波材料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以EPS空心球为基体材料的谐振型吸波材料.由电磁波理论,推导出包覆碳粉的EPS空心球的谐振频率和谐振波长,并对这种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经测试,碳粉最佳体积含量为4%,EPS空心球最优粒度为2mm.在测试频段内,低频(2.4~3.85GHz)吸收达到40dB,高频(8~12.5GHz)在45dB以上.最后对这种谐振型吸收材料的阻燃性进行了测试,达到美国UL94V-1级标准.  相似文献   
63.
EPS水泥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与抗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发泡聚苯乙烯(EPS)填充水泥基体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与抗压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PS填充水泥基体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而且EPS填充率和颗粒直径对材料的吸波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当EPS填充率为60%vol.,直径为1 mm时,材料在8~18 GHz频段内可以实现-8~-15dB的吸收,吸收超过-10dB的带宽为6.2GHz.EPS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与EPS填充率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直径为1mm的EPS较3mm EPS填充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6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改性炭黑的复合粒子,并观察和分析了改性后粒子的颗粒结构、体电阻率和介电性能.经XRD分析可知复合粒子中存在钛酸钡和炭黑;TEM和SEM研究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炭黑表面包覆了钛酸钡绝缘层,从而使得改性后的炭黑粒子之间不能建立发达的导电网络,复合粒子导电性能降低.研究表明钛酸钡改性对复合粒子的电导率和介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硼对工业纯Al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子硼对工业纯Al导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l-3.35%B中间合金,处理含过渡元素(Ti,V,Cr,Mn)为0.01 ̄0.023%的工业纯Al电阻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过渡元素含量愈多,效果明显,加入硼后,反应生成块状Ti,V,Fe的硼化物和团絮状Ti,V,Fe,Zr的硼化物,加硼后使Ti,V,Zr脱离固溶状态,形成硼化物析出,是增加Al导电性的主要原因,对生成的硼化物进行分析,未发现  相似文献   
66.
MnO2/CB/环氧树脂双层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吸波材料对入射电磁波的阻抗匹配性能,采用不同吸收剂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匹配层中引入二氧化锰或炭黑为填料,吸收层采用炭黑为填料,通过改变吸收剂含量和类型首次设计了9种双层匹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当匹配层吸收剂为10%的二氧化锰,吸收层吸收剂为30%的炭黑时,双层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为最佳,特别是当匹配层的厚度为2 mm时,其吸收性能在8~18 GHz测试频段内的16.8 GHz达到-27.48 dB,优于-10 dB的频带达8.6 GHz,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Cu/Al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NH4Cl、ZnCl2、KF和K2ZrF6四种助镀剂,分别对铜进行热浸镀铝的试验,并对热浸镀后双金属结合界面的形貌、成分、金相组织以及相关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浓度为1%~10%的KF水溶液作为助镀剂,且铝液温度为680~710 ℃,浸镀时间为2~10 s时取得了良好的助镀效果.XRD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化合物主要的相为CuAl2(θ)相.  相似文献   
68.
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二氧化锰的电磁性能和石英/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二氧化锰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随着二氧化锰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逐渐增加,并且吸收峰值向低频端漂移.在石英/碳黑复合材料中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对二氧化锰进行电磁参数测试和TEM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二氧化锰属于介电损耗介质,其具有的块状和条状结构有利于对电磁波的多次散射和吸收.  相似文献   
69.
采用苯胺化学氧化聚合制得盐酸掺杂态聚苯胺(PANI-HCl),考察了导电率以及介电常数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并通过FT-IR、TGA、DSC和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空气气氛中不同热处理温度对PANI-HCl的掺杂程度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HCl在低于100℃的热处理保持优异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电导率的数量级在100,介电损耗角正切tgδε≈0.35~0.49,当温度上升至160℃,电导率数量级下降到10-7,tgδε在0.1以下,其原因是由于热处理对掺杂态聚苯胺进行了脱掺杂,而且改变了聚苯胺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70.
针对车载连接器金属壳体较罕见的断裂现象,借助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能谱仪及显微硬度仪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金属壳体断裂模式为应力腐蚀开裂(SCC),应力来源于料带弯折产生的弹塑性应力,而弯折处镀镍层存在裂纹,使黄铜基体暴露于含酸性腐蚀元素的电解质中,为壳体应力腐蚀提供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