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热拉伸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800~1200℃和应变速率0.002~20 s-1范围内23CrNi3Mo钢热塑性行为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23CrNi3Mo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塑性。不同的变形温度下,峰值应力随温度线性降低,而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峰值应力升高。应变速率2 s-1时,热拉伸过程中,高温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断口呈韧窝形貌。随着温度的升高,韧窝直径变小而深度增加。变形温度1050℃时,随应变速率的降低,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应变速率高于0.2 s-1时,断口呈韧窝形貌;而应变速率低于0.2 s-1时,断口呈沿晶断裂形貌。高温拉伸断裂过程中,夹杂物的存在对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含铌弹簧钢扣件感应淬火和空气电阻炉加热淬火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感应加热可以改善试验钢的组织均匀性,避免空气炉加热过程中出现的表面脱碳现象;含铌弹簧钢适宜的感应淬火温度为1000℃。  相似文献   
113.
李志强  刘雅政  叶文君 《金属制品》2002,28(1):30-32,58
结合孔型轧制理论参数的推导计算 ,分析工艺因素、原料因素和设备因素对Y型三辊冷连轧机轧制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热轧盘条先经二辊六方孔型轧制后 ,再进入Y型三辊冷连轧机平三角—平三角孔型轧制的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轧制方案可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4.
利用热模拟单道次压缩形变试验研究了35钢在Ae1温度附近形变后珠光体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形变后水淬,在铁素体与未转变奥氏体之间存在富碳的过渡区,当形变温度降低到690℃,0.92形变后水淬,出现较小的珠光体组织。试样形变后缓冷,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和形变量的增大,珠光体团减小,渗碳体片层断开。在相邻铁素体界隅及边界上出现大量颗粒状和膜片状的渗碳体。  相似文献   
115.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低Mo管线钢X80进行了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对材料组织特征和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的降低,低Mo管线钢X80奥氏体(γ)晶界变得不明显,板条贝氏体(LB)变短且数量减少,变形温度对相变动力学的影响不大;随变形量的增加,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GB)减少而针状铁素体(AF)增多,板条贝氏体束(Bainite Packet)内的M/A岛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弥散化,相变动力学曲线右移;随变形速率的降低,奥氏体晶界的多边形特征变得不明显,板条贝氏体数量减少,M/A岛尺寸减小且分布弥散化,相变动力学曲线右移。  相似文献   
116.
借助SEM和EBSD对SPCD深冲板冲压成形过程中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行为进行观察,分析了影响其成形开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微观织构有利于塑性潜能发挥的情况下,析出碳化物先于铁素体发生断裂,铁素体与析出碳化物交界处为微裂纹最先萌生的位置;由于铁素体基体与析出碳化物塑性不同,协调变形不良,两相界面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这为裂纹扩展提供了通道,碳化物对扩展中的裂纹有吸引作用;尺寸超过20μm大尺寸析出碳化物的存在严重影响深冲板的塑性;铁素体晶粒尺寸的不均匀导致晶粒之间在拉深过程中变形协调能力下降,造成拉深后深冲板表面呈现波浪状局部失稳、粗糙度增大,从而引起"橘皮状"特征出现。  相似文献   
117.
等温条件下氧化圆点的生成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凯  刘雅政  谢彬 《炼钢》2007,23(6):55-57
为确定硅钢氧化圆点生成的工序范围,研究了不同温度、保温时间对硅钢缺陷处氧化圆点生成的影响。结合现场热轧工艺推断氧化圆点可在粗轧工序产生。以Wagner内氧化动力学方程为理论基础回归出硅钢缺陷处氧化圆点生成深度与温度、保温时间的关系方程,并运用该方程计算出现场热轧阶段氧化圆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8.
可压缩材料轴对称问题滑移线应力方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可压缩材料简化屈服准则的基础上 ,根据塑性平衡方程和特征线理论推证出了可压缩材料轴对称问题的滑移线应力方程 ,提出了应力方程数值差分解法  相似文献   
119.
朱涛  刘雅政 《钢铁钒钛》1998,19(4):26-30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压下率,变形温度和冷却速度对08Al钢Ar3和Ar1临界点的影响,分析得出08Al钢热连轧生产中温度制度的最佳控制范围。结果表明:在保证加热质量的前理年,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200-1250℃左右;终轧温度控制在90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轧后冷速应在30℃/s左右。  相似文献   
120.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流变应力的数学模型,为430铁素体不锈钢热轧力能参数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相互作用造成了试验用钢的应变硬化指数n先增大后减小,降到最低值后又有所增加,并且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