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4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崔嘉  贺静  刘奇  白杰  程橙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24(6):133-135, 154
针对状态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需求,文章参考国内外PHM技术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结合我国无人机保障现状,分析了无人机PHM系统的功能需求,研究设计了无人机PHM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为无人机综合保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现场环境下电磁环境复杂,设备区域电磁干扰的有效识别可为射电天文台站频谱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文章基于现场电磁干扰测量频谱,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区域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针对对着设备区域和隔过设备区域两种测量状态多组频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信噪分离,运用二值法检测信号边界,提取频谱中干扰信号.然后,依据一元回归算法和通道占用统计方法对多组测量频谱中干扰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设备区域内电磁辐射频谱.所提方法对新疆天文台南山站内多个设备区域电磁辐射频谱检测结果与人工识别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94%以上的识别结果与人工识别结果相符,验证了现场环境下设备电子区域电磁干扰检测与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3.
在电力需求不断增多的形势下,电力电子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的应用是围绕电力资源而展开的,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社会多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电力电子技术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提高双余度机电作动器(EMA)伺服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分析了EMA系统中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LVDT)和旋转可变差动变压器(RVDT)及其辅助电路的故障在线自修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滤波算法的故障自修复控制策略。该方法可快速定位故障点,实现EMA伺服系统的故障检测与隔离(FDI),并对故障数据进行重组。该方法可有效提高EMA的可靠性、寿命和可维护性,满足EMA伺服系统的发展要求,推动其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及技术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05.
为便于慢性肾脏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提出一种基于DYOLO神经网络学习模型的自动超声图像肾脏检测方法。将YOLOv3和可变形卷积网络集成在一个端到端学习框架中,使得DYOLO可根据肾脏的大小和形状自适应调节接收域,以适应肾脏的各种纹理特征形变,实现临床超声图像中肾脏的自动检测。在自制KidneyDetec超声图像肾脏检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DYOLO网络模型的图像输入尺寸为416像素×416像素和608像素×608像素的情况下分别取得了89.6%和90.5%的平均精度均值,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6.
我国氟聚合物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氟聚合物在国际、国内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国际环境对我国氟聚合物产品的影响以及几种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加工方法、生产状况、主要用途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了目前国内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几点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煤气流解吸焦化废水中的氨氮,通过小型工业化试验,得出其较优工艺条件:废水温度为90℃,气液体积比为850,解吸助剂投加量为20 mg/L,废水pH值为10.4,废水停留时间为120 min。此时焦化废水氨氮脱除率高达94.79%,处理后焦化废水中剩余氨氮含量为195 mg/L,完全满足生化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8.
关于前些日子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写歌词与“大摩女”对骂一事,当当网另一位总裁兼李太太的俞渝终于说话了。就像每次李国庆乱发飙之后俞渝都替他“擦屁股”一样,俞渝解释道,李国庆得知当当网要和承销商进行晚宴,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现有电力调度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高、集成度较差等问题,以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调度机器人功能架构.该架构技术路线融合了人工智能和异源异构数据存储关联分析等技术.论述了架构组成,详细阐述了调度机器人功能模块,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学习、智能决策等.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岩溶充填介质渗透失稳是地下工程突水涌泥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其注浆加固效果的科学评价是保证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自主研发的大型三轴渗流-注浆多功能试验平台,围绕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介质初始孔隙度与注浆压力,分别对注浆前、后充填介质开展变质量渗流试验,通过监测渗流演化过程中介质孔隙度、涌水速率的变化,系统分析注浆前、后充填介质渗透系数的降幅、各渗流阶段的演化特征以及流态转换临界时间点的延迟幅度,对不同充填状态的充填介质在特定注浆参数下的加固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试验发现:注浆提高了溶腔充填介质的抗渗流稳定性,延缓了孔隙度的快速演化,推迟了"突水"爆发阶段的出现时间,更系统地证实了渗流失稳"三阶段"演化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试验结果建立的渗流转换临界点Ⅰ,Ⅱ的延迟时间与注浆压力、试样初始孔隙度的回归方程,不仅定量描述了注浆对各渗流演化阶段的影响,而且为岩溶隧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提供新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