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液压振动桩锤调幅结构新方案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振动桩锤激振器振幅调节机构现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齿轮即可实现振幅独立无级调节的四轴惯性液压驱动激振器。这种激振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稳态特性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表明该机构的调节方案是可行的。本研究对提高设备适应地基特性变化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回转窑筒体应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回转窑筒体长,跨距大,为保证回转窑长期安全运转,要求筒体在横断面上应具有较长的刚度,在纵向则要有较好的柔性,基于此因,以筒体的应力,变形为切入点,对筒体的受力状况和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运用ANSYS软件对筒体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出筒体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找出筒体的危险薄弱面,从而为回转窑筒体的设计及调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3.
针对蠕变时效和人工时效对2524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透射电镜下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分析了不同时效状态下析出相对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时效4 h后蠕变时效和人工时效合金内微观组织都是以Cu-Mg原子团簇和GPB区为主,表现出较好的抗疲劳性能。相比时效4 h,时效9 h后合金内主要析出相为针状S′相,粗大S′相的出现改变了位错滑移方式,降低了滑移的可逆性,加速了疲劳损伤积累,因此在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7 MPa·m1/2的近门槛区,合金抗疲劳性能明显下降。时效24 h后合金晶界处出现无沉淀析出带,晶内析出相尺寸也更大,进一步加速了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蠕变应力加速了合金的时效析出进程,相比人工时效,在相同时效时间下,蠕变时效合金内析出相尺寸更大,屈服强度和硬度提高,但抗疲劳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4.
核阀零件激光熔覆层耐磨抗蚀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在1Cr18Ni9Ti不锈钢核阀零件上分别采用激光熔覆和等离子喷焊2种工艺形成的涂层对耐摩擦磨损与抗腐蚀性能的影响。使用5kW横流CO2激光器对预置于阀门零件基体上的Co基自熔合金粉末进行熔覆加工,得到的熔层与等离子焊层相比,激光熔覆层缺陷率低,被机体稀释率更小,成品率更高,其组织致密均匀、晶粒细小、熔层硬度与强韧性更高。性能试验证明激光熔覆层有更好的耐摩擦磨损和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不同应力比(R=0.1,0.2,0.3,0.5)对2524-T3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SEM)下裂纹的断口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比R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和速率存在明显影响,在恒定最大载荷条件下,应力比越小则裂纹扩展寿命越短;当应力强度因子范围△K相同时,应力比越大,裂纹扩展速率da/dN越快。利用Paris公式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da/dN-△K曲线呈收敛趋势,进一步采用Elber模型进行拟合,从裂纹闭合的角度解释了应力比R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2524-T3铝合金在不同应力比下的疲劳特性。疲劳断口呈现出早期裂纹扩展、稳定扩展和快速扩展3个阶段,不同应力比下,疲劳辉纹间距和二次裂纹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介绍了参数化、变量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以及运用Excel表格驱动Solid Edge实现变量化设计的两种方法:直接连接法和VBA驱动法。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运用变量表技术进行系列化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37.
采用DEM离散单元法,对不同转速与倾角下半封闭式回转鼓内颗粒物料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颗粒接触数”定义的分离指数S,分析了不同转速和倾角对回转鼓内颗粒物料径向与轴向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与倾角对回转鼓内颗粒物料径向与轴向混合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倾角不变,转速分别为15r/min、30r/min、45r/min时,颗粒物料的径向与轴向混合速度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转速超过30r/min后,增加转速对径向与轴向混合速度的影响越来越小;转速不变,倾角分别为0°、17°、34°时,增大倾角能有效的增加轴向混合速度,但对径向混合速度没有促进作用,当倾角超过17°后,轴向混合速度的增幅随着倾角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而径向混合速度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增加转速可以减小径向混合速度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38.
大型多支承回转窑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大型多支承回转窑运行状态好坏主要受其运行轴线的影响,介绍一种以窑运行轴线作为监测量,研制的回转窑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零件移方向键相测量原理进行测量,克服了现有测量系统高处安装定位困难、测量操作复杂,不便于现场监测的缺点,在系统的分析软件中应用了在回转窑运行状态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能进行轴线预测查询、托轮力查询、调窑参数优化等分析,系统硬件结构简单,软件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操作使用方便、在应用中效果很好,图7,参7。  相似文献   
39.
回转窑轮带受力模型及接触应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于回转窑轮带的应力状态以及轮带与托轮间的接触应力分布是影响其安全运转的重要因素,为此,作者针对轮不定期接触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特性,建立了轮带受力的力学模型,获得了筒体对轮带压力的计算公式,此外,运用力学与有限元理论对轮带接触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运用ANSYS软件计算了轮不定期的接触峰值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在轮不定期顶部、中部和支撑位置史,应力均出现峰值,且轮带工作时最危险的部位是托轮与轮带的接触处,这为回转窑的安全运转及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为了优化钕铁硼粉末模压成型工艺, 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模压成型过程的离散元模型, 分析不同成型工艺条件(压制速度和摩擦系数)对压坯力学特征(压制力和压坯内应力)的影响, 为优化钕铁硼成型工艺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 在成型过程中, 钕铁硼粉末位置状态基本保持与布粉时一致, 只有靠近模冲区域的粉末发生较大位移; 压坯成型时会出现应力松弛现象, 不同速度压制成型对压制力峰值影响不同, 但压制力最终均会收敛至相近的平衡值; 添加润滑剂能改善压坯内部受力状态, 减小压制力, 但是也会减小压坯相对密度; 对于大尺寸压坯成型宜采用双向压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