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干熄炉内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孔介质理论,采用非局域热平衡法,建立了干熄炉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的一维在线控制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干熄炉内循环气体和焦炭温度沿炉高的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计算,在验证数学模型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对干熄炉在不同产量条件下满足工艺要求的最佳气料比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所得结论对干熄炉的实际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以某企业拟建的高温蓄热实验炉为研究对象,对该炉内发生的流动、燃烧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炉内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分别改变空气喷口和燃料喷口间的夹角、空气喷口的长宽比来优化炉内的流场和温度场.结果表明,空气喷口水平交角对炉内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很大,当空气喷口水平交角为8°时炉内温度均匀性最好;在空气喷口长宽比为3∶1 的情况下,可以改善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以避免产生局部高温区.  相似文献   
43.
蓄热式钢包烘烤器气体混合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FD通用商业软件模拟了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流场和气体混合状况,比较了不同空气喷入速度、不同空煤气烧嘴间距、不同空气预热温度等不同工况对空煤气混合状况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这些影响的大小和趋势.为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燃烧装置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在总结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对首钢矿业公司链篦机-回转窑系统中的环冷机进行了质能平衡测试,得到了环冷机的风量平衡、物料平衡和能流平衡。测试表明:环冷机平均产量274.24 t/h,热回收率达到93.91%,成品球质量、冷却温度等均满足生产要求。此外,还针对环冷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内配碳球团热风穿流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内配碳球团的热风穿流干燥实验,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流速、球团初始湿含量以及生球尺寸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对球团的爆裂温度进行测定。由实验数据得到干燥速率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内配碳球团的干燥过程包括升速和降速两个阶段,其中升速段较短,降速段很长;各因素水平同时受爆裂温度的约束;为进一步计算机进行球团干燥过程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干熄锅炉内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及其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详细分析了干熄锅炉内传热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干熄锅炉内传热过程数学模型。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典型工况下的理论产汽量,并分析了影响干熄锅炉产汽量的诸多因素。所做工作对干熄炉一锅炉系统的计算机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FTA与FM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FTA和FMEA分析方法 ,并对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 ,导致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失效的主要可能因素是压缩机失效和控制失效 ,应从设计、检验和生产等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发生危害的性质和发生的频次证实了其使用风险很小 ,其故障危害度均为最低等级 4级 ,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48.
以蜂窝体蓄热室的结构优化为研究目标,模型采用的多目标优化以蜂窝蓄热体的温度效率和热回收率作为目标函数.,以空气流速,换向时间和蜂窝蓄热体的高度为优化变量,模型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蜂窝体蓄热室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保证气体在满足换热强度条件下,尽量减小阻力损失。并开发了蜂窝体蓄热室结构优化的软件。  相似文献   
49.
台车连续炉直接还原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了一种在台车连续炉中实现铁矿直接还原的方法。台车连续炉的炉膛是直条形,炉底由若干个台车组成。含碳球团料层铺在台车上,通过炉膛时进行还原焙烧。为了得到高金属化率,在料层表面覆盖薄焦炭层保护。此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唐钢石人沟铁矿。生产线所用的炉子长70 m,宽2 8 m。炉底由26 个台车组成。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海绵铁产品成分如下:金属化率大于92%,全铁约90%,硫小于0 08%。一座炉子的产量为5 t/h,总煤耗低于700 kg/t。和转底炉比较,台车连续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供热点少,台车维修方便,主要缺点是台车运转速度不能太快,焙烧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0.
顺流加热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顺流加热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新方法。就对含碳球团金属化率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还原时间、空气预热温度和料层厚度,分别按两因素三水平做了正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回归分析,找到了在本实验条件下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最佳参数。这对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