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195篇
  免费   34990篇
  国内免费   25673篇
医药卫生   429858篇
  2024年   850篇
  2023年   4878篇
  2022年   10504篇
  2021年   18104篇
  2020年   14218篇
  2019年   11648篇
  2018年   12123篇
  2017年   11649篇
  2016年   10720篇
  2015年   16810篇
  2014年   20932篇
  2013年   19043篇
  2012年   28360篇
  2011年   31903篇
  2010年   21484篇
  2009年   17500篇
  2008年   21392篇
  2007年   21146篇
  2006年   20166篇
  2005年   19251篇
  2004年   12723篇
  2003年   12249篇
  2002年   10001篇
  2001年   8546篇
  2000年   8338篇
  1999年   8390篇
  1998年   5267篇
  1997年   5083篇
  1996年   3967篇
  1995年   3725篇
  1994年   3140篇
  1993年   2031篇
  1992年   2429篇
  1991年   2128篇
  1990年   1795篇
  1989年   1557篇
  1988年   1284篇
  1987年   1139篇
  1986年   943篇
  1985年   676篇
  1984年   369篇
  1983年   271篇
  1982年   142篇
  1981年   169篇
  1980年   115篇
  1979年   154篇
  1978年   73篇
  1977年   53篇
  1974年   42篇
  1972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Glial glutamate transporter-1 (GLT-1)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removing glutamate from the extracellular space and maintaining the glutamate below neurotoxic level in the brain. To explore whether GLT-1 plays a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brain ischemic tolerance (BIT) induced by 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IP),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observe in vivo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GLT-1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in the CA1 hippocampus during the induction of BIT, and the effect of dihydrokainate (DHK), an inhibitor of GLT-1, on the acquisition of BIT in rats.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GFAP showed that the processes of astrocytes were prolonged after a CIP 2 days before the lethal ischemic insult, which could protect pyramidal neurons in the CA1 hippocampus against delayed neuronal death induced normally by lethal ischemic insult. The prolonged processes extended into the area between the pyramidal neurons and tightly surrounded them. These changes made the pyramidal layer look like a 'shape grid'. Simultaneously, the prolonged and extended processes showed a great deal of GLT-1.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GLT-1 expression after the CIP, especially when it was administered 2 days before the subsequent lethal ischemic insult. Neur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by thionin staining showed that DHK dose-dependently blocked the protective role of CIP against delayed neuronal death induced normally by lethal brain ischemia. It might be concluded that the surrounding of pyramidal neurons by astrocytes and upregulation of GLT-1 induced by CIP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BIT induced by CIP.  相似文献   
992.
Fas和mdr-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半定量RT PCR方法分别测定 5 9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 (completeremission ,CR)后骨髓Fas和mdr 1mRNA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Fas和mdr 1在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Fas在初发AML阳性表达率比ALL高 ,两表达率间有差异 (P <0 .0 5 ) ,mdr 1在AML和ALL阳性表达率间无差异 (P >0 .0 5 ) ,Fas 与mdr 1 有负相关性 (r =- 0 .2 82 ,P <0 .0 5 )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 ,Fas和mdr 1独立于其他参数 ,更具判断预后价值 ;在Fas 与Fas-的AML和AL ,CR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mdr 1 、mdr 1-的AML和AL中的CR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Logrank检验 ,Fas 与Fas-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7.35 ,P =0 .0 0 6 7) ,mdr 1 与mdr 1-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10 .71,P =0 .0 0 11)。结论 :Fas、mdr 1与疗效高度相关 ;Fas阳性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因素 ;mdr 1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判定增龄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用PIM2-LDPI检测皮肤血流量。结果 老年组前额、左手指背、命门穴部位皮肤血流量分别为:(1.94±0.86)V,(1.92±0.52)V和(0.71±0.19)V,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老年男性在命门穴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高于青年男性(P<0.05),老年女性前额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男性比女性的皮肤血流量高。结论 皮肤血流量的差异无年龄相关性,男性组的皮肤血流量比女性组高。  相似文献   
994.
互叶醉鱼草中的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冲  张承忠  姚华 《中草药》1994,25(5):227-228
从互叶醉鱼草地上部分分出3个环烯醚萜甙粉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测定结构为6-Ocinnamoylcatalpol(I),specioside(Ⅱ)和6-O-cis-p-coumaroylcatalpol(Ⅲ)。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自然界发现。  相似文献   
995.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1800例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结果,统计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结果:1800例检查者中发现冠脉起源异常51例,发病率2.8%。包括右冠状动脉变异11例(21.6%)、左冠状动脉变异8例(15.7%)、左右冠均发生变异1例(2%)、单支冠状动脉1例(2%)、分支变异28例(54.9%)。结论:64层螺旋CT是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安全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目前,对中国人抑郁体验的现象学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教科书和国际诊断系统中的描述。而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情绪痛苦的表达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中国在这方面还缺乏研究。为此,我们采用民俗学方法对广州地区就诊人群的抑郁体验进行了研究。方法在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采用定额取样招募40例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问及的合适的病人共43人,只有3人不同意参加。采用开放式深入民俗学访谈了解患者的抑郁体验,即让患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讲述患病经历。对访谈进行录音,转录为文字并译成英文。对中英文记录分别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除了西方教科书和诊断系统中描述的抑郁症状外,还发现了六个情感体验的类别:本地情感语汇、具身的情绪体验、隐含的忧伤、难以言状的痛苦、情绪不良造成的人际不和谐,以及专注于失眠。结论精神病学教科书和诊断系统中的描述未能涵盖中国抑郁患者对抑郁症状的全部体验。需要进一步研究抑郁体验与生活事件的关联及其在不同文化下的表现方式,这样才能作出与文化相适应的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997.
松解及眼轮匝肌下脂肪垫转移充填矫正重睑术后睑粘连畸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矫正重睑成形术后的上睑粘连、重睑较宽、眼睑上抬受限等畸形。方法另设计重睑线,彻底松解眼睑内的组织粘连,释放眶隔内脂肪及转移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充填。结果两年来为32例重睑成形术后畸形者用此法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中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MPVP)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95~2005年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骶前大出血中全部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控制出血,术中出血量为800~1700mL,Foley尿管于术后4d拔除3例,5d1例,6d2例,均无再出血,会阴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非病灶性癫痫(non-lesionalepilepsy,NLE)致痫灶功能定位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在术前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EEG、fMRI、PET等确定非病灶性致痫灶,采用显微痫灶切除、多处软脑膜下横切除术、胼胝体前部潜行切开术、选择性前颞叶切除术和联合手术以及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术等微创方式治疗37例NLE,随访复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37例NLE致痫灶定位情况EEG及PET阳性发现均为27例(72.97%),fMRI阳性30例(81.08%);其中三者均为阳性19例,三者中仅二者阳性12例,三者中仅一者阳性6例,除4例定位不一致外,余均确切定位。术后近期内1例出现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余病例均无并发症。随访12~31个月,按Engle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判断,Ⅰ级24例(64.9%),Ⅱ级7例(18.9%),Ⅲ级4例(10.8%),Ⅳ级2例(5.4%),手术总有效率为94.6%。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各项评估及智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1例(83.78%)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结论术前联合应用EEG、fMRI、PET等对NLE致痫灶能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根据临床特点和术前定位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是治疗NLE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5株SARS-CoV部分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SARS CoV部分结构区的基因序列 ,了解其变异程度。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扩增各结构区基因 ,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 ,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了LC1株病毒的M、N、E和S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对LC2、LC3、LC4和LC5株病毒的M区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克隆。序列分析显示各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 18株序列的同源性在 99%以上。结论SARS CoV的基因序列较保守 ,有利于PCR诊断试剂和预防用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