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5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医药卫生   788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黄玉新  朱炳光 《海南医学》2001,12(1):22-22,37
本文报告自1991年10月至1994年2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378例,中转剖腹胆囊切除术(OC)40例,占同期LC的2.9%,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1岁~68岁,中位年龄50.2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炎症21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8例,胆囊息肉样损害1例  相似文献   
92.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过程中血清肌红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 Mb)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b的水平。结果:再灌注组血清Mb的峰浓度(619.59±198.55ng/ml)显著高于未再灌注组(487.31±60.87ng/ml),而且再灌注组较未再灌注组血清Mb达峰时间明显提前(192min对480min,P<0.01),再灌注组Mb的2小时出现率(Mb2/Mb0)较未再灌注组也显著增高(4.24对2.12,P<0.01)。结论:血清Mb值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冠脉再灌注后早期上升、快速达峰,可以作为一种可靠而简便的判断AMI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3.
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AFP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活性变化对AFP阴性肝癌 (HCC)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 (肝穿刺 )或影像学确诊的 38例HCC患者 ,2 1例慢性肝炎患者 ,12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检测血清AFP含量和ACE活性。结果 与其他良性肝病相比HCC患者血清ACE活性 ( 19.51± 4 .4 6)显著低于慢性肝炎 ( 38.35± 6.34 ,P <0 .0 1)及肝硬化患者 ( 4 7.77± 10 .59,P <0 .0 1) ,并且也低于正常人 ( 30 .0 0± 2 .92 ,P <0 .0 5)。 2 3例AFP阳性 (≥2 0 0mg/L)HCC患者中 ,其ACE活性为 ( 19.15± 4 .2 6) ,与AFP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ACE活性有助于肝癌 ,尤其是合并肝硬化或AFP阴性的患者的诊断。ACE和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异丙酚麻醉下行孕 10~ 13周钳刮术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异丙酚静脉给药麻醉后钳刮 (观察组 )。与无任何镇痛方法钳刮 (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宫口松驰度 ,手术时间 ,出血量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 0 ,对照组 5 9%。结论 :异丙酚麻醉下行钳刮术能安全镇痛 ,避免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辨证治疗肠激惹综合征8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激惹综合征 (IB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针对本病“肝郁脾虚、气滞肠道”这一主导病机进行分型施治 ,自 1 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治疗 86例 ,获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86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 1例 ,女5 5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6岁 ,病程 6个月至2 0 a。中医分型 :肝郁脾虚 ,气滞湿阻型 5 1例 ;肝郁脾虚 ,气郁化热型 3 5例。诊断标准按 1 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标准。1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 ,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 2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96.
许会东  黄玉波 《医学综述》2001,7(2):116-117
两个要素对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治疗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即疾病的活动度 (轻、中、重 )和临床发作特点 (间断性、持续性 ) ,客观地评价UC的炎症活动程度是建立合理治疗方案的前提 ,由于缺乏判断UC活动度的精确、客观的指标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 炎症活动度的综合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第一个有关UC炎症活动程度的定量分级标准 (见表 1 )是由Truelove和Witts于 50年代中期提出 ,其主要判定依据是临床上以下五项指标 ,即体温、脉搏、血红蛋白、血沉和大便次数 ,疾…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胶型原的含量变化;方法:将204例正常人按不同年龄分成4组进行4项指标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透明质酸在不同年龄组中均有差异P<0.01,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老年组与其它各组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在老年期增高明显;主要是由机体的各种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而引起.在临床上应考虑年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41例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眼钝挫伤病人 1 0 6例 ,其中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4 1例 ,占同期眼科眼钝挫伤病人总数的 38 7% ,现将 4 1例继发性青光眼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 1例 4 1眼 ,2 2眼为右眼 ,1 9眼为左眼。年龄 1 5~5 2岁。男性 38例 ,女性 3例。发生眼压升高的时间由受伤后 1小时至 1天者 1 2眼 ,伤后 2天至 1周者 2 3眼 ,伤后第 2周后发生眼压升高者有 6眼。2 8眼前房积血( 6 8 3% ) ,前房积血吸收后发现 6眼房角后退 ,6眼虹膜极部离断 ,7眼发生晶体半脱位( 1 7% ) ,2眼晶体脱入前房 ( 4 9% ) ,4眼为单纯房角后退 ( 2 …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聚能刀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后T4值和T4/T8比值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聚能刀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反应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右中上腹疼痛18 d、加重1 d入院。腹痛无明显诱因,开始程度较轻,发作性隐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 d凌晨右上腹疼痛突然加剧,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大汗、畏寒、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与胆汁混合物,约250ml。既往无其他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1/13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