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Acute Chemical Emergencies)通常是指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或战争及恐怖活动等造成突发泄漏、燃烧或爆炸,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的急性中毒或较大的社会危害,需要组织社会性救援的化学事故[1].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分析2003年发生的一起职业病人自杀事故,探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医学社会心理问题,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负责人访谈和查阅病历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该职业病人实施自杀行为的原因可能有:职业病人自身的社会心理原因、职业病的致病特点、药物治疗副作用加大患者心理负担等。结论建议加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力度,让患者正确应对职业病;对职业病人在治疗期间作心理测试,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合理设计职业病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创建人性化医疗环境,防止医源性自杀;采用规范病例记录,防止法律纠纷等措施,进一步关注职业病人的医学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疗建议。方法对2005—2015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急性中重度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预后和后遗症情况,选用秩和检验、 Fishers卡方检验等方法,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02) 27例诊断为重度中毒而应用GC治疗,多见前期滴注甲泼尼龙,后期口服地塞米松;现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16)进行27例病历回顾,重新分为中度、重度中毒,发现女性、非O型血、初诊不正确、感染、发生GC不良反应会降低治愈率,以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重度中毒、初诊不正确会增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重度中毒、无抽搐震颤表现、女性、年龄≥31岁、 GC使用较迟(距发病≥5d)、感染、有GC不良反应是引起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尽早(5 d)治疗;中度、重度分级治疗,重度病例使用冲击疗法(甲泼尼龙500 mg qd, 5 d),中度病例用药适当保守(首剂≤160 mg qd, 3 d);长时间密切观察,尤其是重度、以非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非O型血、女性、年龄≥31岁的病例。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制一款在核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开设撤收、自动化程度高的洗消作业移动平台。【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摸索核化伤员去污洗消的实际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通过专家论证法,完善移动平台设计细节。【结果】成功研制的洗消平台采用了电动螺纹推杆结构自动拓展方舱,可在3 min迅速展开,每小时可同时对重伤员(1人/h,≤5人/d)和中轻伤员(4人/h,≤20人/d)进行舱内洗消。同时针对突发核辐射与化学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伍的需求,分别完成装载平台、通信监控、综合保障等三个子系统模块设计。【结论】该款洗消平台能够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对受到核化污染的伤病员进行去污洗消,减少人员伤亡,避免污染扩散。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三氯乙烯(TCE)接触工人及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体内补体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8例确诊为OMDT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2、3、4、5周和出院时共7次血液样本,进行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相关指标检测,同时以39名未发病的TCE接触工人为接触组,检测车间空气中TCE浓度以及工人8h 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收集工人尿液和血液样本,检测尿液中三氯乙酸(TCA)含量;分析接触工人血液中补体相关免疫指标与病例组的差异.结果 与入院时[C3d-CIC:(92.86±44.80)mg/L,C3:(0.91±0.19)mg/L]相比,OMDT患者出院时C3d-CIC水平[(52.41±17.75)mg/L]降低,C3含量[(1.14±0.22) m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3含量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上升.4家调查工厂空气中TCE浓度为(351.96±36.72)mg/m3,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接触工人8h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与尿中TCA含量超过国家规定职业接触限值的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8.21%和56.41%.与OMDT患者出院时[IgG:(10.03±l.21)mg/L;CIC:(103.50±29.17 )mg/L]相比,TCE接触组IgG[( 17.21±1.85 )mg/L]和CIC[(227.46±111.67) mU/L]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DT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Ⅱ型和Ⅲ型变态反应,从而引起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36.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免疫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可作为去脂剂、干洗剂、溶剂、萃取剂等,广泛应用于五金、电镀、电子、玩具、印刷等行业.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2007--2011年广东省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1年广东省21个地市上报的急性农药中毒报告个案卡,并对农药中毒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1年间广东省共报告农药中毒病例1423例,其中男性584例(41.0%),女性839例(59.0%)。2007—2011年中毒例数分别为199、374、382、221和247例,以5—10月发生的中毒病例居多(58.26%,829/1423)。发病主要集中在清远市,共报告970例,占68.2%(970/1423)。农药种类以有机磷类最多,有726例(51.0%),其次是除草剂类有162例(11.4%)。中毒类型主要是非生产性自服和误服,共1270例,占总中毒人数的89.2%(1270/1423)。死亡比例占9.3%(133/1423),其中非生产性中毒的死亡比例是10.2%(129/1270)。结论广东省农药中毒发生呈增长趋势,预防的重点是逐步加强农药购销管理,提高广大农村人群健康教育,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演练的能力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双盲法,在广东省组织22支队伍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演练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包括盲样考核、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复赛由初赛排名前10名的队伍进行桌面推演。结果初赛中,22支队伍初赛总分中位数(M)为72.5分,其中,盲样考核、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总分M分别为71.0、61.4、76.5分,技能考核总分高于理论考核总分(P0.05);22支队伍及格率为68.2%(15/22),不及格率为31.8%(7/22),不及格的队伍均来自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队伍初赛总分、初赛及格率、盲样考核总分和技能考核总分均高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队伍(P0.01)。理论考核环节中,中毒检测和中毒调查项目的成绩分别高于中毒医疗(P0.05)。技能考核环节中,指挥决策、中毒防护和中毒检测项目得分居于前3位,中毒医疗和中毒调查项目得分相对较低(P0.05)。复赛环节中,桌面推演得分M为55.0分,及格率为20.0%,不及格率为80.0%。结论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仍有待提高;应加强对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突发中毒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尤其是加强中毒医疗、中毒调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急性重度1,2-DCE中毒患者临床救治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经及时有效脱水、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高压氧防治脑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和防治感染等救治护理措施后成功救活.3例临床治愈出院,4例则有不同程度的小脑损害后遗症.结论 防治脑水肿护理是救治急性重度1,2-DCE中毒患者的关键,加强病情观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准确用药、防治感染是抢救配合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40.
疑似职业病病人; 职业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