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雷达图分析法、多因素分析等相结合方法,分析、评估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在人群病情、耕牛病情、螺情等方面面临的达标风险。结果 2009-2011年湖北省达标风险村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人群病情是今后主要的达标风险因素。在疫情控制地区3 459个流行村中,高度达标风险村占1.01%,中度达标风险村占13.70%,低度达标风险村占26.97%。结论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达标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但要确保全省在2013年底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必须以1 442个达标风险村为重点,制定并有效实施"一村一策"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地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的变化,探讨其防治效果。方法:选择4个县、市、区的6个村为试区,采用IHA筛查,粪便孵化法定性,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定量检查确诊评价和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耕牛感染的方法,连续3年观察,分析人、畜血吸虫感染变化,并对洲滩螺情及人、畜粪便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1999-2001年试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20%-4.69%、0.43%-3.82%和0.26%-2.87%,人群EPG为0.12-4.31,病人EPG为5.90-51.00。血吸虫病人,农民占70.97%-87.72%,学生占12.28%-29.03%,15岁-60岁人群占74.19%-92.50%。耕牛感染率,除江夏区沿江村、黄州区王岭村呈上升外,其它村呈逐年下降;洲滩钉螺面积,除江夏区三角洲下降外,其它试区无明显增减。滩地野粪污染密度为1.22-12.00份/hm^2,牛粪占90.83%,血吸虫卵阳性率为12.52%(1.35%-37.21%)。结论: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地区,老年、儿童血吸虫感染人数减少,但务农青壮年人群其感染率下降不明显。耕牛感染率在不同试点村则有升有降,试区洲滩野粪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目的 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流行趋势, 为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根据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 对湖北省16个国家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 并对监测数据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和疫情评估。结果 结果 2005-2010年, 16个监测点居民血检阳性率、 粪检阳性率和血吸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分别由 2005年的15.67%、 10.93%和1.71%下降到2010年的10.48%、 8.54%和0.90%, 下降率分别为33.12%、 22.70%和47.95%; 男性 血吸虫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居民血吸虫感染高峰主要在30岁以上人群, 渔民血吸虫感染率较高, 学生感染率较低。耕牛血 吸虫感染率也呈下降趋势, 由2005年11.69%下降到2010年的1.41%, 下降了88.01% (χ2 = 298.79, P < 0.001)。6年间, 监 测点感染性钉螺面积、 活螺平均密度、 钉螺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均呈下降趋势, 分别下降了90.88%、 61.66%、 80.00%和92.00%。结论 结论 湖北省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1984—2018年35年间湖北省麻城市成年居民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和Intrinsic Estimator(IE)算法估计麻城市成年居民肺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结果麻城市20~74岁居民肺癌年龄效应系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大,70~74岁组死亡风险是20~24岁组的42.62倍。时期效应系数也随年代持续上升。队列效应系数呈抛物线型,1939—1943年出生的麻城市居民队列效应系数最高(1.2984)。结论麻城市成年居民肺癌死亡风险随年份递增主要受年龄效应和时期效应影响,可能与人口老龄化、检出水平提升及公共卫生干预有关。  相似文献   
75.
江西省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江西省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鄱阳湖区新建、南昌、都昌、星子、余干和鄱阳等6县2005—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国家级监测点资料及传染源控制措施实施情况,分析疫情变化趋势及与传染源控制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05~2008年鄱阳湖区人畜感染率持续下降,但钉螺感染率呈升高趋势,且感染螺环境出现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感染螺环境出现率、钉螺感染率、感染螺面积均与当年及上一年的当地牛存栏数呈正相关关系,且后者相关系数高于前者;牛感染率与居民感染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较高。当地敞放的牛仍为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是造成钉螺感染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9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变化,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16个监测点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监测结果。结果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03%,耕牛感染率为1.98%,活螺平均密度为0.2934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41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139%。各项疫情指标较前4年有所下降。结论监测点人畜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但部分监测村钉螺感染率仍较高,因此,应加强钉螺控制措施,提高药物灭螺质量,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77.
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疫情指标,急血指标的动态变化直接反映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和疫情状况.2009年湖北省全年监测到急血疫情20次,通过向疫点发生地发出预警和专业机构调查核实,排除15次非急血疫区,全省共确诊急血病人9例,属湖北省境内疫区感染8人.与上年和历史急血发病相比,疫情仍呈现低水平发病状态.现将全年疫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汛期湖北省长江流域和汉北河流域血吸虫感染性。 方法 在长江流域湖北段和汉北河流域共设17 个监测点, 开展螺情调查, 并采用哨鼠测定法监测水体血吸虫感染性。 结果 长江流域湖北段和汉北河流域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35只/0.1 m2 和0.67只/0.1 m2 , 钉螺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33%和0.05%。在长江流域共开展2次水体感染性监测,第1次哨鼠阳性率为5.5%, 有4处阳性环境; 第2次哨鼠阳性率为5.5%, 有7处阳性环境。在汉北河流域开展1次水体感染性监测, 哨鼠阳性率为11.9%, 有4处阳性环境。 结论 汛期湖北省长江流域和汉北河流域水体血吸虫感染性较高。采用哨鼠测定法监测重点水域血吸虫感染性可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发生和蔓延, 同时还可间接了解查灭螺工作质量和药物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79.
2004~2007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北省2004~2007年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方法收集2004-2007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重度流行村大幅转向轻度流行村;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率和突发疫情、人群感染率、耕牛感染率逐年下降;阳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大幅下降。结论通过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只有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大治理力度,才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考核评估湖北省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 分析湖北省2010、2011年血吸虫病疫情;重点查阅和审核全省21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10、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每个疫情控制县抽查1个疫情较重流行村现场调查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抽查3个疫情较重流行村现场调查耕牛血吸虫感染情况,考核和评估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 防治资料表明,2011年全省5 447个流行村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2%以下;人群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为1 325个,较2010年减少905个(含应城24个村),下降40.5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550个,较2010年下降了53.27%;感染性钉螺132处,较2010年减少274处(含钟祥9处、鄂州2处),下降67.49%.人群病情现场调查共抽查21个村,血检4 724人,血检结果阳性469人,血检阳性者再粪检456人,粪检阳性12人,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26%.家畜(耕牛)病情调查共抽查63个村,结果发现其中21个村无牛,42个村有牛;对42个村耕牛粪检2 279头,粪检阳性6头,平均感染率为0.26%.人群走访调查共抽查42个村1 190人,与资料相符合1 182人,符合率为99.33%.钉螺核查共调查48处,调查2 311框,捕获钉螺479只,解剖发现感染性钉螺1只.结论 湖北省2011年全部流行村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2%以下,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均下降40%以上,感染性钉螺处数下降60%以上,没有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全省及疫区各县均实现了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