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12.
光动力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630nm波长的激光为光源,MTT法绘制MDA-MB-231PDT后不同时间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PDT对人乳腺癌细胞阻滞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观察PDT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生长曲线示PD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DT作用后早期(12h)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变化;免疫组化示:实验组PDT后各时间段PCNA阳性细胞蛋白表达率较对照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光动力疗法可阻滞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DT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降低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 Bcl-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在PDT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表达在所有组无明显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自PDT后6h起显著下降(P<0.01);PDT后6h Bax/Bcl-2 比值依次递增,且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光动力作用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和 Bcl-2 蛋白表达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4.
例1女性,43岁。有2年便秘病史,每周排便1~2次。因劳动后排便时感左下腹撕裂性疼痛,排便后无缓解,并渐觉头晕、乏力、腹胀且伴恶心8小时急诊入院。查体:神志尚清楚,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呼吸浅促,P142次/分,BP7/4kPa。下腹部较膨隆...  相似文献   
15.
采用SAS软件包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计算LD50、95%可信限和平均可信限率(FL%)等.方法以吡嘧司特钾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例,采用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程序,以Bliss法计算LD50、95%可信限和FL%等.结果吡嘧司特钾的LD50=(1 248.23±141.210) mg/kg,FL%=11.31%.结论采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LD50等计算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标志物,建立RA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珠捕获血清蛋白,ProteinChip 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分别绘制性别年龄匹配的43例RA患者组及100例对照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经Biomarker Wizard3.1软件分析蛋白峰后,再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5.0软件筛查与RA疾病诊断密切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建立RA诊断模型。结果在RA患者组中找到34个蛋白峰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5.0软件识别,发现其中四个质荷比(m/z)分别为4966.89,5065.3,5636.97,7766.88的蛋白峰联合起来作为诊断模型,辨别RA患者及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6.36%,特异性为92.16%。对患者标本进行双盲验证,该诊断模型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7.76%。结论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珠与蛋白质芯片阅读仪联用的蛋白质指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家系蛋白质指纹图谱的表达,寻找与SLE家族遗传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方法 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球捕获血清蛋白,ProteinChip PBSⅡ-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测7例中国四川地区SLE家系成员(包括3例确诊SLE患者)、63例散发SLE及8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所有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 3.10软件分析.结果 在SLE家系筛选出4个与散发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有明显差异的蛋白峰,其中质荷比(m/z)为9342.23的蛋白峰在SLE家系高于散发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散发SLE患者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m/z为4094.03、5905.35和 7973.53的3个蛋白峰在SLE家系低于散发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散发SLE患者又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m/z为9342.23、4094.03、5905.35和7973.53的蛋白多肽在SLE家族成员致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z为9342.23的蛋白表达越高,4094.03、 5905.35和 7973.53蛋白质表达越低,患SLE的危险度越大.这些蛋白可能成为SLE特异标志物,从而预测SLE的患病危险度,同时为SLE的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多,我院从1991年4月至1999年9月用C02激光、冷冻免疫治疗尖锐湿疣148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微创性治癌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随着光敏药物,激光装置和导光系统的逐步改善,光动力治疗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始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1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卓梅  杨骥云  高晓枫 《广东医学》2014,(16):2596-259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ED两组( n=30)。 P组经静脉10 min输注生理盐水20 mL,随即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 Marsh模式),设定血浆浓度4μg/mL;ED组经静脉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生理盐水稀释成20 mL),随即血浆靶控输注依托咪酯(Arden模型),设定血浆浓度0.5μg/mL。待达靶浓度且NT值低于50,嘱检查者入内窥镜。术中根据Narcotrend 指数调整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的血浆浓度,维持NT值40~50。记录入室静卧10 min(T0)、进镜即时(T1)、进镜后(T2)、牵拉取石时(T3)、术毕(T4)、清醒时(T5)患者的MAP、HR、SpO2;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及阿托品、麻黄碱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变化( P>0.05);P组患者诱导后MAP、HR明显下降,尤其是在T1、T2、T3、T44个时点均显著低于T0,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P组比较,ED组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的发生率及麻黄碱的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ERCP术,且使术中呼吸循环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