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8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糜酶抑制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开搏通和/或糜酶抑制剂孵育24小时,取上清液用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 10^-2μmol/L AngⅠ使内皮细胞产生AngⅠ明显增加,约为对照组的11.5倍。100、1000μmol/L开搏通使AngⅡ的生成分别降低了11.15%和17.06%。100、1000μmol/L糜酶抑制剂使AngⅡ的生成分别降低了60.23%和68.48%。1μmol/L抑肽酶使AngⅡ的生成降低了13.96%。氯沙坦使培养液中AngⅡ浓度略有升高。开搏通 糜酶抑制剂使HUVEC产生AngⅡ减少85.81%,开搏通 抑肽酶抑制29.57%AngⅡ的生成,开搏通 糜酶抑制剂 抑肽酶几乎完全抑制HUVEC将AngⅠ转变成AngⅡ,与AngⅠ组相比降低97.71%。结论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在ACE和非ACE途径AngⅡ生成,非ACE途径是主要的,影响非ACE途径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酶主要是糜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脂多糖是否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的平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起作用 ,应用体外培养的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脂多糖孵育 72h ,收集细胞上清液 ,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的含量。结果发现 ,脂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 ,基质金属蛋白酶 1的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别。以上提示 ,脂多糖能抑制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 1 ,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的合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急症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6、CRP和SAA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PCI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SAA、IL-6水平。其中行PCI手术14例患者,18例患者未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AMI患者血清中的CRP,SAA发病后逐渐升高,持续到3~5d。IL-6在24h左右为最高,3~5d已下降。AMI发病早期IL-6与心肌酶呈正相关。AMI患者中介入治疗组术后血清IL-6水平较非介入治疗组高。结论AMI患者血清中炎性标志物早期即可升高并持续3~5d。IL-6与心肌损伤程度正相关。介入治疗可导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5.
单中心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临床特征20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变迁,为该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单中心20年连续住院的心衰患者分两个时段比较,分析病因、治疗变化和死亡方式。结果:①共入选3 260例患者,第一时段即1984年-1993年1205例,第二时段即1994-2003年2055例,第二时段患者年龄显著增加(54.27±15.21 vs 66.23±13.73,P<0.0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衰明显下降(47.8%vs 21.4%,P< 0.01),冠心病显著增加(31.4%vs 64.1%,JP<0.01);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第二时段显著增加(17.8%vs 35.6%,P<0.01;8.9%vs 14.0%,P<0.05);③硝酸酯(77.8%vs 85.5%,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55.3%vs 65.2%,P<0.001)和β受体阻滞剂(18.4%vs 23.2%,P<0.05)使用率第二时段明显上升;④心衰患者死亡冬季多。结论:过去的20年间,住院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临床防治策略应做出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76.
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男、女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4例AMI患者(男718例,女31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疗情况及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男性[(70.1±8.8)岁vs(62.3±12.1)岁,P〈0.001],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阳性率均高于男性,Killip分级≥Ⅲ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20.4%VS11.3%,P〈0.001)。所有女性AMI患者和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男性(15.5%VS5.7%,P〈0.001;16.1%VS5.7%,P〈0.001),住院期间接受β受体阻滞剂和单纯介入治疗的比例低(64.6%VS73.4%,P〈0.05;16.5%VS32.0%,P〈0.001)。对所有住院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I〉70岁、心绞痛史、吸烟史、Killip分级≥Ⅲ级是独立危险因素,急诊PCI是独立保护性因素(校正后OR=0.323;95%CI:0.123~0.852)。结论:女性AMI患者心功能差,接受β受体阻滞剂和单纯介入治疗的比例均低于男性,且所有女性AMI患者和女性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77.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是目前人类脑、心、肾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今中国有一亿一千多万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迫切性自不待言。降压治疗的目标:目前认为18岁或以上的成人,不分性别、种族、高血的定义是≥140/90mmHg,治疗的目标是将其降至此数值以下,如能降至“最佳”水平,即在120/80mmHg以下,则更为理想,这样对预防和逆转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  相似文献   
78.
丛洪良  黄体钢 《天津医药》1999,27(11):674-675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细胞内及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它由 L-精氨酸(L-Arg )经一氧化氮合酶(NOE)催化产生。NO在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和控制血小板及白细胞对内皮粘附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诱导型NOS(iNOS)在动脉损伤后的新内膜和VSMC3恐醒8速被诱导产生同时伴NO生成,NO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再狭窄形成起一定作用[1-2]。本研究目的是了解iNOS在大鼠颈动脉损伤处的表达特点,以揭示iNOS表达的自然过程及作用。 材料与方法 1.模型制作选 300~330 g雄性wistar大鼠20只,以成巴比妥 50 mg/kg行腹膜外麻醉,沿…  相似文献   
7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水平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 ,2 6例 )、不稳定心绞痛组 (UAP组 ,2 9例 )、稳定心绞痛组 (SAP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14例 )的TF水平 ,并观察其与冠脉病变支数、血常规、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中TF含量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TF水平与冠脉造影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r=0 .4 0 4 ,P <0 .0 5 ) ;与载脂蛋白A I(ApoA I)呈负相关 (r=- 0 .4 88,P <0 .0 5 )。结论 :血浆TF在ACS患者升高 ,并与冠脉病变支数和ApoA I相关。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