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总结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特殊部位婴幼儿血管瘤4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0例患儿肿物消退,5例控制生长;伴发功能障碍的患儿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蔡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但需在治疗前综合评估患儿病情,密切观察患儿服药期间的临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32.
血红蛋白曼谷先证者女性,5岁,北海市人,1981年底普查Hb病中发现。其父血液学检查,Hb 14.8g%,RBC448万,WBC7500,WBC分类:幼形1%,St2%,Seg68%、L25%,M2%、E2%,网织红细胞0.5%、红细胞形态呈轻度大小不一。体格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家系调查:共2例有快速异常血红蛋白(见图1)。Hb病普查是按全国血红蛋白病普查检查方法进行,先作Hb微量醋纤薄膜电泳(pH8.5)发现阳性  相似文献   
33.
用细胞玻片离心法对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418次脑脊液标本进行了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60.3%和37.8%。这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检查比传统的测压、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三项指标敏感、可靠,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0例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及单用缩宫素组各100例。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于胎儿娩出后即直肠给药米索前列醇600!g及宫颈注射缩宫素20IU。缩宫素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宫颈注射缩宫素20IU。结果: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观察组为(155±80)mL。对照组为(248±95)mL,3例发生产后出血。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比单用缩宫素具有更强的缩宫作用,用于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用药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胎膜早破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3年8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无胎膜早破230例作为临床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护理优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方法建立护理优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临床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优良事件,营造护理安全文化。结果2017~2018年共上报护理优良事件123件,其中查对事件70例,观察事件37例,其他事件16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2016年的0.37%下降到2018年的0.26%,下降幅度32.43%;给药错误发生率从2016年的0.04%下降到2018年的0.01%,下降幅度75.00%。结论护理优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中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文化意识和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安全,实现了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2005-2007年河南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基因型别。方法菌株用Xba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NTSYSpc 2.1软件聚类分析。结果来自河南省登封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监测点的70株甲型副伤寒人源分离菌株,根据XbaI酶切PGFE基因指纹图谱分析,70株菌出现三个PFGE基因型别,分别是0001、0002、0007基因型,其中0001是首次在河南发现的甲型副伤寒基因型别。结论 0001基因型2005年在河南省首次发现,2006-2007年成为甲型副伤寒在当地流行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河南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流行菌型.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NTSYSpc 2.1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来自河南省两个监测点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6株分离菌,根据XbaI酶切PFGE基因指纹图谱分析,6株菌出现5个PFGE基因型别:甲、乙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3个PFGE型别.结论明确了2...  相似文献   
39.
作为菌痢的病原体,B群和D群点贺菌仍然占有绝对优势,河南省自2003年就未再监测到A群或C群志贺菌株.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带型,为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代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调查、溯源及公共卫生意义上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 根据国际PulseNet 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技术与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11-2013年分离自我省5个哨点医院的72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药敏测试与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72株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有6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90.3%),其中耐3~5种的为6株(8.3%),耐6~8种的为34株(47.2%),耐9~10种的为10株(13.9%)。72株鼠伤寒沙门菌经Xba 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45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9株不等,相似度区间为65.6%~100%。结论 河南省临床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普遍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出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相同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