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5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评价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随机性抽取24名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对护理人员采取管理模式的不同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12名,在护理管理中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12名,接受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较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出现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指标差异突出,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工作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可促进体检中心的工作安全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择盐酸氨溴索药物实施辅助治疗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对比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阿莫西林;观察组:盐酸氨溴索+阿莫西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尤为明显(P<0.05);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尤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选择阿莫西林药物加以治疗基础上,配合选择盐酸氨溴索药物加以辅助治疗,最终可以保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肺功能水平获得显著改善,最终获得显著的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在无痛分娩中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7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体位管理,对照组常规分娩,分娩结束后,相关人员需要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情况、阴道助产情况和剖宫产产妇数量,并对产后出血量进行测量,同时对新出生儿进行健康评分和体重测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短,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无痛分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管理可以在无痛分娩中有效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整合改造医院信息系统,满足DRGs付费模式下医院成本信息管理的需求。方法:分析当前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在DRGs付费模式下所面临的提高信息及时性、提高信息整合能力、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提高信息输出质量五个新挑战,遵循全面性、可兼容性和开放性三个原则,重构医院信息系统。结果:打通底层基础数据,借助成本核算系统,实现成本核算一体化,并根据各级管理者决策需要进行数据输出,以满足公立医院执行DRGs付费模式后成本及信息管理需求。结论:医院需要持续提高自身成本与信息管理水平,不仅为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医院自身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5.
86.
本研究构造了用于测量血液复电阻抗频率特性的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压积的血液复电阻抗频率特性,并根据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本研究为生物复阻抗测量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中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状况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菌株的同源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CRKP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8—2019年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临床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性CRKP菌株, 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对药敏结果进行复核,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cepA,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同时携带qacEΔ1和cepA基因的CRK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共收集62株CRKP, 77.42%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 40.32%来自痰标本。所有CRKP均为多重耐药菌, 对厄他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 对临床其他常见抗菌药物也呈现高度耐药。耐消毒剂基因检出率为95.16%(59/62), 其中qacEΔ1、cep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4.52%(40/62)、91.94%(57/62), 38株(61.29%)同时检出qacEΔ1和cepA。PFGE结果显示, 38株CRKP可分为A~K共11个型别, 以E型为主, 占42.11%(16株)。 结论 武汉地区CRKP菌株耐药形势严峻, 广泛携带耐消毒剂基因, 存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间的克隆传播, 应加强流行病学监控, 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88.
淫羊藿药材质量评价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艳琴  陈建军  葛菲  刘小丽  王瑛 《中草药》2010,41(4):661-666
在系统分析淫羊藿药材质量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淫羊藿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物种、产地、采收期、用药部位和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淫羊藿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未来质量评价研究应保证采收期一致,注重取样策略及分析样本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开展药材质量与其他表型性状的整合研究,同时,药材质量差异的遗传机制应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最后指出药材质量研究应指导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筛选、服务于药材市场的规范,并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葡萄糖干预的结肠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采用0、20、40、80、120、160 nmol/L雷公藤甲素处理以RPMI-1640高糖培养基(30 mmol/L葡萄糖)培养的Caco-2细胞24 h,以CCK-8法检测各处理组存活率并筛选出雷公藤甲素的合适作用浓度。将Caco-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雷公藤甲素组、高糖+Dorsomorphin(AMPK抑制剂)组、高糖+雷公藤甲素+Dorsomorphin组,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以含30 mmol/L葡萄糖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同时以雷公藤甲素、Dorsomorphin分组处理后,以CCK-8法和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各组Caco-2细胞存活率与凋亡率;以JC-1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自噬情况;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Beclin-1)、凋亡相关蛋白(B...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6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及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碱基错配修复系统GTBP和hMLH1基因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Bcellnonhodgkin’slymphoma,BNHL)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选取6号染色体上7对多态微卫星标记,结合PCR及银染技术,采用凝胶成像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检测58例BNHL染色体微卫星MSI及LOH。对其中23例BNHL细胞进行EnVinsion法检测MMR的功能基因GTBP、hMLH1的表达情况。结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与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lymphoma,FL)中GTBP和hMLH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8和1.30。原发生于淋巴结内与淋巴结外的GTBP、hMLH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4和0.67。GTBP蛋白在高、低度恶性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而hMLH1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较高度恶性高,P=0.99。在位点D6S275MSI的发生率为7.5%(4/53),其中包括DLBCL2例,FL和BCLL/SLL各1例,LOH总的发生率达66.0%(35/53),其中包括DLBCL19例(19/21,90.5%),FL8例(8/13,61.5%),BCLL/SLL8例(8/19,42.1%),DLBCL的LOH率同BCLL/SLL和F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60。结论:hMLH1和GTBP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与BNHL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发生部位可能无关系。位点D6S275可能存在一个抑癌基因,该基因的缺失以及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的关系对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