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分析单侧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伤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变化特征,对其可能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应用第2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维斯康星卡片分类量表(WCST)、蒙特利尔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MMSE分别评估45名健康对照和42例单侧额叶底部中度脑挫裂伤患者(病例组)伤后1个月的神经认知功能;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PR)仪测量认知功能电位P300内源性成分N2、P3的潜伏期及波幅;采用ELISA技术测定血清胆碱酯酶E(AChE)浓度及应用速率法测定其活性;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病例组整体认知功能与损伤部位、AChE浓度及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伤后1个月各项神经认知测试分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左侧额叶底部损伤患者(A组,23例)主要表现为句子复述能力、词语流畅性、阅读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认知转移能力等显著下降,而右侧额叶底部损伤患者(B组,19例)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图形描绘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显著下降.病例组EPR P300内源性成分N2、P3潜伏期[A组:(322.4±17.0)、(410.1±19.9)ms,B组:(308.4±15.6)、(385.5±17.4)ms]较健康对照组[(268.6±14.7)、(369.2±15.4)ms]延长(F=4.084,P=0.018;F=3.467,P=0.038),波幅较对照组降低;A组N2、P3潜伏期较B组患者延长,波幅较其升高;病例组血清ACh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AChE水平及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整体认知水平与损伤部位、AChE浓度具有线性回归关系(rY1.2=0.584,P=0.039;rY21=0.726,P=0.017),标准化回归系数及偏相关系数均表明AChE浓度对整体认知功能影响最大(|Beta|=0.3601,rY2.1=0.726).结论 额叶底部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可能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蛋白与颅脑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为一种跨膜蛋白,其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营养神经、保护神经、促进突起生长及突触发生等作用;β淀粉样蛋白(Aβ)是其前体APP在病理情况下的酶切产物,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改变--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其毒性作用亦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两种蛋白在脑损伤后的表达与伤情、伤后认知功能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1例(治疗组)与2004年7月-2007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治疗同样的患者65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治疗组良好(5分)21例,中残(4分)19例,重残(3分)24例,植物生存(2分)5例,死亡(1分)12例(P<0.01),预后较好(良好/中残)占49%(P<0.05),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占51%;对照组良好(5分)12例,中残(4分)9例,重残(3分)22例,植物生存(2分)3例,死亡(1分)19例,预后较好占32%,预后较差占68%.治疗组并发术后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早期同时行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积水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早期同时行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积水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在伤后38~ 80 d,术后并发分流管腹腔端阻塞2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1个月症状明显改善36例(80%);脑室不同程度缩小34例(76%).出院时GOS评定:良好8例,中残19例,重残13例,长期昏迷5例,其中恢复较好(良好/中残)27例(60%),较术前有明显提高(x2 =23.47,P<0.01). 结论 早期、同时行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积水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