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5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紫癜颗粒对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量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血小板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1(抗GPⅢ3a)、CD61(抗GPⅡb).结果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PS)后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同时CD41、CD61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紫癜颗粒大剂量组与醋酸泼尼松组均能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紫癜颗粒大剂量组可使CD41、CD61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ITP存在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及功能的异常;中药复方紫癜颗粒可明显提高外周血小板数量,还可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远期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微探头超声内镜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指导选择不同微创手术方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182例,行EMR或ESD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82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息肉、间质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神经内分泌瘤是主要病变。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脂肪瘤的灵敏度最高为100.00%,其次是神经内分泌瘤、间质瘤、息肉;但对平滑肌瘤的灵敏度仅为43.75%,诊断效能较差。微探头超声内镜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病变诊断错误率较高,说明微探头超声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病变诊断效率比较差。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病变术中出现出血和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黏膜下层和黏膜肌层。结论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可以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可作为内镜手术前的常规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将2010 年2 月-2012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高压患者13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再接受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患者再接受复方甘露醇治疗.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前后颅压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的疗效确切,该联合方案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颅内高压症的常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度里单纯使用奥氮平治疗的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的血清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浓度。结果治疗第4周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为(2.41±1.12)ng/mL与用药前浓度(5.12±2.01)ng/mL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浓度(5.23±1.80 ng/mL)高于第4周但与用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红蛋白在治疗第4周浓度为(36±17)ng/mL,与治疗前浓度(75±41)ng/mL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浓度为(74±45)ng/mL,高于第4周但与用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钙蛋白治疗前浓度为(0.010±0.003)ng/mL,与第4周浓度(0.010±0.003)ng/mL,第8周浓度(0.010±0.002)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发病初期升高,服用奥氮平初期浓度减低,长期用药浓度升高;用药前和服用奥氮平后各时期肌钙蛋白浓度无变化。  相似文献   
15.
韩新巍  马骥  吴刚 《山东医药》2008,48(9):131-132
分析5例具有完整资料的颅外颈动脉瘤的临床、影像学检查表现.结果 显示,颈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一侧颈部出现膨胀性搏动性肿块,各种影像学检查可有特异性征象对其进行诊断.认为颈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其中螺旋CT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重要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120例直肠癌患者均采用标准的Miles手术方式。A组:关闭盆底,经右下腹骶前间隙双套管负压吸引,间断夹闭尿管(5 d)的患者30例;B组:关闭盆底,经右下腹骶前间隙单管引流,间断夹闭尿管(5 d)的患者30例;C组:关闭盆底,经右下腹骶前间隙双套管负压吸引,持续开放尿管(5d)的患者30例;D组:不关闭盆底,经右下腹骶前间隙双套管负压吸引和间断夹闭尿管(5 d)的患者30例。结果:A、B、C、D组会阴部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3%,23.3%,19.7%和20.0%。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P<0.05)。结论:会阴部切口感染与术后骶尾前间隙积液引流是否通畅、骶尾前间隙残腔是否能及时闭合、盆底腹膜是否关闭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植入治疗主支气管内膜结核瘢痕性狭窄后长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17例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的主支气管内膜结核瘢痕性狭窄放置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患者,17例患者分别在支架取出后第1、6个月行视觉类比测试法(VAS)。其中14例分别于支架取出后第1、6个月门诊行胸部CT和支气管镜复查,电话随访与信访3例。结果17例均一次性植入支架成功并在25~90d内成功取出支架,随访6~50个月,1例患者在支架取出后7d发生再狭窄,经治疗后未再发生呼吸困难,其余患者均未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支架取出后第1、6个月,17例患者VA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植入治疗主支气管内膜结核瘢痕性狭窄,操作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9岁,学生.15天前无诱因出现脐周痛,呈持续性钝痛,体温在37.5℃~39℃之间波动,无咳嗽及咳痰.近10天腹胀,以进食后明显,有时恶心呕吐胃纳物.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T37.3℃,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柔韧感,脐周及右下腹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血  相似文献   
19.
马骥  汪恩焕  周钟阳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73-1274,F0003
目的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HPC)发病率低,临床诊治困难,本研究是为了提高对颅内HPC的认识。方法回顾总结6例颅内HP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以及手术切除和预后情况,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2例行放射治疗。术后随访1~10个月,尚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颅内HPC生长活跃,血供丰富,尤其是位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时,因此要明确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应尽量全切,切除范围要广泛,放射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60例,疗效满意,兹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以20~60岁居多,占50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7年。 2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治疗。基本方组成;玄参9g,桔梗3g,甘草6g,青果2枚,胖大海2枚。每日 1剂,沸水泡代茶饮,10日为1个疗程,20日(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咽腔局部病变消失。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咽腔局部病变基本消失。有效:自觉症状好转,咽喉部充血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