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4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目的探究长的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通过介导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调节肾上腺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接受肾上腺肿瘤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提取人原发性肿瘤和邻近的健康组织,并分别作为病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分为对照组(PC12细胞系)、过表达组(lncRNA HOTAIR过表达转染)和敲低组(shRNA lncRNA HOTAIR转染)。RT-PCR检测lncRNA HOTAIR的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印迹分析JAK2/STAT3、核因子κB(NF-κB)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组较健康对照组lncRNA HOTAIR mRNA表达升高(P<0.05)。转染24 h和48 h后,3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高于转染12 h(P<0.05);对照组和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均随转染时间显著增强(P<0.05);转染24 h和48 h后,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敲低组细胞增殖数目较HOTAIR过表达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JAK2、STAT3、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敲低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JAK2、STAT3、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敲低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JAK2、STAT3、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HOTAIR通过上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激活了JAK2/STAT3通路,调节肾上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242.
肝移植术后受体ICU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学闻  吕毅  马锋  于良  刘昌  仵正 《医学争鸣》2006,27(19):1786-1788
目的:探讨导致原位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11/2006-01施行的102例次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真菌感染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临床高危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平均ICU留住时间为11.0d(7~23d),其间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16%(16/102),平均发病时间为术后11.8d(6~18d).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约占75%,发生部位以肺部(73%)和血液(19%)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UNOS评分、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细菌、病毒等其他感染是诱发肝移植术后受体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真菌感染是发生于肝移植术后ICU内重要并发症.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减少ICU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98例冠脉病变的冠心痛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6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搀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股动脉组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体位、活动不受限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4.
患者男性,77岁。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示右室心尖部疏松网状结构,诊断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NVM)。行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出现起搏阈值增高,更换右室3个部位,情形均是如此,最终放弃起搏器植入。结论:右室NVM是造成起搏阈值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5.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房颤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65岁以上为3%~5%,而到75岁时可高达15%.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61%,推测在13亿人口的中国人群中,患者约800万[1].  相似文献   
246.
左室功能和结构改变与心脏起搏器起搏比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特点及其与起搏比例的关系。方法共入选20例病人,其中植入VVI起搏器10例,DDD起搏器10例。采用双探头门控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测定病人植入起搏器3年~4年后自身心律状态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每搏量(SV)。结果起搏器植入后远期EDV、ESV呈增高趋势,LVEF植入前为(61.5±14.2)%,植入后为(53.4±13.9)%呈降趋势,且植入后远期LVEF在≥50%与<50两亚组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起搏器植入后远期,可发生左室功能和结构重塑,表现为LVEF增高或降低和EDV增大或减小。EDV增大、LVEF降低与起搏心搏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磁锚定技术(MAT)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加工适用于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锚定装置。以Beagle犬离体胃为实验模型,胃镜下利用软组织夹将靶磁体(TM)钳夹固定于假定的病变黏膜边缘,胃体外放置锚定磁体(AM),用来吸引牵拉TM,改变牵拉方向,并维持足够的组织张力,从而完成ESD。结果成功设计并加工出AM和TM。通过胃镜的钳道,利用软组织夹可将TM固定于病变黏膜边缘,钳夹方便,固定牢靠。胃体外AM能够灵活牵引TM,改变AM位置能灵活调节TM来控制黏膜牵拉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清晰显示黏膜剥离面。整个操作过程顺利,未出现黏膜撕脱现象。结论MAT可用于胃ESD,能够为黏膜剥离面提供足够的组织张力,并充分显露剥离面术野,该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48.
目的 研究体外嗜酸乳酸杆菌标准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4356)、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bulgaricus,LB)在幽门螺杆菌悉尼株(H.pylori SS1)诱导SGC7901细胞分泌IL-8过程中对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SGC7901细胞作为H.pylori SS1株感染的体外细胞模型,再以ATCC4356(ATCC4356干预组)和LB(LB干预组)培养至指数生长期调不同浓度与细胞共育1 h后,用H.pylori刺激3 h,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观察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杆菌诱导SGC7901细胞NF-κB活化核表达及对IL-8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pylori诱导的SGC7901细胞核NF-κBp65表达阳性率及IL-8分泌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pylori组比较,ATCC4356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7cfu/mL、3×108 cfu/mL时能降低NF-κBp65表达阳性率(P<0.01).与H.pylori组比较,ATCC4356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7 cfu/mL时能减少IL-8的分泌量(P<0.01).与H.pylori组比较,LB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8 cfu/mL时能降低NF-κBp65表达阳性率(P<0.05).与H.pylori组比较,LB干预组在浓度为3×107 cfu/mL、3×108 cfu/mL时能减少IL-8的分泌量(P<0.05).但两种乳酸杆菌浓度过高时可能无上述抑制作用或相反的增加NF-κB p65表达阳性率及IL-8的分泌量.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两种乳酸杆菌均能抑制H.pylori诱导的炎症反应,但高于一定的浓度值则会加重炎症反应,提示乳酸杆菌作为重要的胃内常驻菌保持适当的浓度对于维持胃内微生态平衡稳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49.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采用优化调整诊区布局、深入推进诊疗组模式、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延长专科服务链条、提升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做强智慧妇幼平台、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发挥绩效管理杠杆作用等一系列措施,构建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与管理模式,跨越式提升孕产妇综合服务能力,切实保障母婴安全,服务成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