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门诊一站式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改进白内障患者的入院诊疗流程,明确医护工作职责,建立并实施白内障患者一站式医护接诊服务。结果实施一站式医护接诊服务后,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提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结论实施白内障患者门诊一站式医护接诊服务,提高了医护服务质量和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与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状态分布情况,探讨屈光不正与斜视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儿童共同性斜视717例分为内斜视组和外斜视组,分别进行屈光状态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同性内斜视以远视为多,共同性外斜视远视稍多,近视次之,其中≤6岁组以轻度远视为主,>6岁组以近视为主。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中重度远视关系密切,外斜视≤6岁与远视有关,>6岁与和近视有关。  相似文献   
103.
2001年云南省自愿匿名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HIV AIDS预防和支持的一系列综合措施中 ,倡导自愿匿名检测 ,不仅对个人有益包括获得良好的建议和更早些对HIV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护理从而改善健康状况、获得情感方面的支持、更妥善地处理HIV带来的焦虑、采取或保持更安全的行为方式等服务 ,还可提供哨点监测及现患调查所涉及不到的人群中HIV传播的信息 ,而至关重要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云南省艾滋病防治中心自 1 994年开展匿名检测以来 ,随着各种媒体对艾滋病知识的广泛宣传 ,大众对艾滋病信息的了解及对本中心保密原则信任度的增加 ,自愿检测者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04.
云南省2001年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云南省HIV/AIDS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现患调查、高危人群常规筛检和自愿匿名检测4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了HIV流行资料,收集全省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2001年全省共监测各类高危和重点人群95755人,发现HIV新感染者1503人,诊断艾滋病病人151人,死亡91人。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27.1%(1.1-75.0%),思茅和昭通上升明显,7个地区静脉吸毒HIV感染率达高水平流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2.7%(0-13.4%),其中德宏州瑞丽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13.4%;女性就诊者为2.3%(0-7.4%);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2%(0-2.2%),陇川、楚雄和丽江上升明显;其中德宏州陇川县医院孕产妇HIV感染率为:2.2%;暗娼、嫖客HIV感染率分别为2.0%、1.8%,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为1.6%,献血员0.02%,自愿匿名检测检出率为8.0%。感染者主要为20-30岁汉族男性静脉吸毒者,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我省德宏、红河、昆明、临沧和大理。结论:云南省HIV流行经静脉吸毒人群蔓延到全省,部分地区感染率快速上升,并且已进一步造成性乱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高流行区医院无关联人群、孕产妇人群HIV流行率超过1%,预示AIDS病例将快速增加,预防和阻断母婴传播更是迫在眉睫,全省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加强宣传教育和对高危人行为监测和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5.
暗娼作为异性性传播的主体,对艾滋病传播流行有着重要影响[1],尤其是HIV抗体阳性暗娼,是艾滋病传播最危险的人群之一[2].为了解云南省既往HIV抗体阳性暗娼人群特征,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文对2018年发现的既往已确诊HIV抗体阳性暗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6.
卵巢肿瘤疑难编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肿瘤的ICD-10编码较难,容易产生编码错误。例如卵巢颗粒细胞瘤,若以"瘤"为主导词在ICD-10卷三中查"颗粒细胞"这一修饰词得到的是错误编码;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根本无法直接从ICD-10卷三中查到编码,需变换修饰词;卵巢皮样囊肿,由于其疾病名称中无"瘤"字,则易使编码员误按卵巢囊肿进行分类。通过对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较疑难的卵巢肿瘤编码进行分析与归类,总结出导致其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编码员医学知识匮乏,对其所分类的疾病缺乏认识。建议编码员在进行疾病分类时除熟练掌握编码原则外,还要积极补充医学知识,要做到在确保对疾病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才能提高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1次/d;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4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5 m L/k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患儿发热消退、口腔溃疡消退、皮疹消退及痊愈时间,同时比较血清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CK和CRP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索监管场所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有效可行的综合管理模式。方法选择代表公安、司法和监狱的监管场所作为试点现场,对其2009、2010年间关押的HIV/AIDS病人开展HIV筛查、阳性结果告知、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抗病毒治疗和出所转介工作。全省其他地区监管场所为非试点区。结果经过试点,试点地区个案流调率、累计报告存活HIV/AIDS病人随访率和累计报告感染者CD4计数率分别为99.0%、80.3%、69.3%,集中关押场所分别为97.6%、88.2%、75.9%,均高于非试点区、非集中关押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监管场所开展感染者与病人告知随访综合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是辖区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补充。有集中关押条件的场所比非集中关押场所在艾滋病综合管理工作中更显优势。如大范围实施则需全面统筹、因地制宜。出所转介不到位,"有形"与"无形"管理间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8年MSM中HIV-1分子网络的特征,探讨HIV-1传播网络的危险因素,为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昆明市连续收集新报告的感染HIV-1的MSM的样品540份,通过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按照最大似然进化树中bootstrap值 > 95%和基因距离 < 3%构建分子网络,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和网络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9份样品获得pol序列,检测到7种HIV-1基因型,其中以CRF07_BC(49.2%,226/459)和CRF01_AE(40.3%,185/459)为主,其他基因型包括URFs(4.8%,22/459)、CRF08_BC(3.1%,14/459)、CRF55_01B(1.7%,8/459)、B亚型(0.7%,3/459)和CRF68_01B(0.2%,1/459)。共163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35.5%(163/459),形成56个簇,簇内个体数在2~13个之间。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已婚和多性伴者在网络中检测到的比例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是MSM感染者分子网络增长的影响因素;按照每年出现≥3个新增感染者的网络为活跃传播簇的标准,有6个传播簇可判定为活跃传播簇,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的MSM是活跃传播簇干预的关键对象。结论 昆明市MSM中HIV-1基因型日趋复杂,进入分子网络的相关因素包括已婚和多性伴,活跃传播簇中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MSM需要加强干预,本研究为分子网络运用于该人群的干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正>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监护重症小儿中治疗疾病和补充体液中最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这些检查都离不开静脉采血。所以,重症监护患儿静脉采血和静脉输液都是必不可少的,临床上,婴幼儿常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股静脉采血。患儿住院后至少要接受2次静脉穿刺,这不但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加重了护士的工作量。近年来,在小儿重症监护中,采用小儿头皮静脉采血血并输液,配合积极的临床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