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4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8 毫秒
41.
42.
目的 分析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超选注入肝脏,在移植后2、4、8、12周复查肝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选取常规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评价螺旋CT及血管造影在肝癌(HCC)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HCC破裂的10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螺旋CT检查42例,血管造影检查94例次,21例患者先后行螺旋CT及血管造影检查.94例次血管造影病例均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由两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共同诊断,对其阳性征象进行分类、总结,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对HCC破裂诊断的检出率以及不同肝动脉水平血管造影的检出率.结果 螺旋CT诊断HCC破裂的阳性征象包括被膜下及腹腔内积血、肿瘤包膜中断伴瘤周血肿、活动性对比剂外溢及"去核征",共检出40例HCC破裂(40/42),诊断阳性率为95.2%.血管造影诊断HCC破裂的阳性征象包括小动脉喷血、微动脉洒血及毛细血管渗血,共检出37例(37/94),诊断阳性率为39.4%.螺旋CT检出率高于血管造影,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同时行螺旋CT及血管造影检查,CT检出全部病例(100%),血管造影检出6例(28.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例血管造影检查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出15例(16.0%),行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出35例(37.2%),二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对肝癌破裂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较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脓肿型分支杆菌病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为脓肿型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X线、CT表现。结果:胸片异常征象:斑点状、细网状阴影16例(89%,16/18),空洞8例(44%,8/18),肺叶体积缩小8例(44%,8/18),实变4例(22%,4/18),支气管扩张8例(44%,8/18)。CT异常征象:支气管扩张12例(66.7%,12/18),其中表现为柱状支气管扩张9例(50%,9/18),囊状支气管扩张5例(27.8%,5/18),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3例(16.7%,3/18);直径小于10mm结节17例(94.4%,17/18),树丫征15例(83.3%,15/18);直径大于10mm结节13例(72.2%,13/18),肺叶实变6例(33.3%,6/18),段或亚段实变9例(50%,9/18),空洞9例(50%,9/18),肺体积缩小7例(38.9%,7/18)。结论:脓肿型分枝杆菌感染的胸片和CT表现主要为小结节样斑片状、细网状影、支气管扩张和空洞形成。  相似文献   
46.
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界面表征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种植体-骨组织界面表征的研究,评价和分析新型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Bio-Ti implant)的骨结合情况及机制.方法:制作犬下颌牙列部分缺损模型,设计制作相应的钛种植体,经过表面陶瓷化处理后,植入犬下颌骨,分别于3、6、12周处死动物,利用SEM对种植体表面矿物质沉积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分析其元素组成,对种植体-骨组织整体标本纵向界面进行元素线性扫描分析.采用未经表面处理的相同类型纯钛种植体作为对照.结果:Bio-Ti种植体周围新生类骨组织在3周时已有较多沉积,且与种植体结合较牢固,对少部分骨组织脱落处进行电镜观察及元素分析,种植体表面结构发生改建并且ca、P含量明显上升,微孔内及周围可以看到颗粒状类骨质沉积物.线扫描及面扫描结果显示,从骨组织过渡到种植体的微观区域的ca、P元素并未发生突变,提示两者之间磷酸钙成分的互相渗透与结合.结论:新型Bio-Ti表面陶瓷化纯钛种植体可以诱导体内类骨质早期沉积,与骨组织发生紧密结合,并显著缩短骨结合时间.  相似文献   
47.
频谱分析技术在腭裂语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语音共振峰的原理建立腭裂语音研究的客观方法。方法对正常儿童、腭裂术前儿童、腭裂术后儿童分别进行单元音[a]、[o]、[e]、[ī]、[u]、[ü]的录音及语音频谱分析,计算各组儿童的第一、二、三共振峰数值,对腭裂术后儿童的腭咽闭合不全率及语音清晰度进行测量,并评价其与共振峰的对应关系。结果正常儿童的第一、二、三共振峰数值是比较恒定的,腭裂术前儿童的共振峰数值明显下降,腭裂术后儿童的共振峰数值随腭咽闭合程度和语音清晰度的改善而显著提高。腭咽闭合完全者发[i]时,F3值明显大于腭咽闭合不全者。结论语音共振峰可以客观地反映腭咽闭合状况,单元音[i]可以作为此种检测的标准音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1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单纯肛周脓肿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归纳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采用最低抑菌浓度分析细菌的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出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 合并糖尿病(OR=1.765,P=0.004)、术后使用抗菌药物(OR=1.627,P=0.017)和抗菌疗程(OR=1.654,P=0.027)是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75.00%)、左氧氟沙星(71.88%)、哌拉西林(71.88%)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敏感;32株大肠埃希菌中毒力基因fimH检出率为90.63%,traT检出率93.75%,Einv检出率59.38%;耐药基因GyrA检出率为96.88%,GyrB检出率96.88%,blaTEM检出率93.75%;不同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及健康者之间SOX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差异,初步探索SOX5基因多态性与COPD相关PH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就诊于宁夏人民医院总院及宁南分院呼吸内科的COPD稳定期患者250例,根据COPD诊治指南(2013年版)诊断标准入组,并且就诊当天全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分为COPD合并PH组(PASP≥50 mm Hg)103例和COPD非PH组(PASP50 mm Hg)147例。健康对照组选择同期在宁夏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27例。使用Sequenom Mass ARRAY SNP检测系统检测所有受试者SOX5基因rs10842262和rs11046966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基因型频率并对比各组间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与COPD组之间(包括COPD合并PH及未合并PH组的全部患者)以及COPD合并PH组与COPD非PH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和吸烟指数上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健康对照组与COPD组之间SOX5基因rs10842262位点及rs1104696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5)。COPD合并PH组与COPD非PH组之间SOX5基因rs10842262位点及rs11046966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SOX5基因rs10842262和rs1104696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易感性相关,但与COPD相关PH的易感性还不能认为有关联。  相似文献   
50.
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影响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相关因素。方法:29名腭裂修复术后均未行语音训练的复查患者分成语音缺陷组(IAr)和语音清晰组(NAr),进行病 列回顾性研究及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裂型构成无差异:IAr组比NAr组列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且较少受到发音纠正,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腭裂度对术后语音清晰度无明显影响。家庭文化背景及父母对患儿的发音纠正是影响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