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真菌属于微生物中的真核细胞生物,自然界约有100多万种,仅有少部分真菌对人有致病性。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部分真菌不仅对人有致病性,且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根据侵犯部位的不同,真菌引发的疾病通常可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所谓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是指皮下真菌病和侵袭性真菌感染(或称系统性真菌病)。能够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有丝状真菌(曲霉菌属),  相似文献   
12.
烟曲霉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致病真菌,可引发致死性霉菌感染。唑类药物是治疗各类曲霉病的临床一线药物。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烟曲霉对唑类药物耐药的报道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临床和农药唑类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对烟曲霉唑类药物耐药的流行现状、耐药分子机制、耐药产生的原因、耐药株的进化规律以及防控措施等分别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陆影  韩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61-8662
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管理中的核心,怎样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08年我院护理部在医院质量管理年制定了护士长每日工作重点,其中“五检查”在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科患者满意度由2007年的82%上升到97%,提高了15%,护理质量做到了事前控制,现汇报如下。1具体实施办法“一检”是晨间对夜班工作的检查:按照护理部要求规范晨间交接班的形式,由以前护士长带头改为夜班护士引导,责任护士、护士长、其他护理人员、护理员相继进入病房,责任护士和护士长主动向患者问声“早上好”,然后进行交接,要注重仪表和体态语言的表达。重点检查危重患者、新入、夜间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夜间护理记录;急救物品完好率;对交接班存在的问题,护理隐患在走廊或办公区域采用提问、引导、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及沟通交流技巧。并布置工作,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患者住院期间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感染的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直接采集病人鼻咽拭子等体表标本,通过细菌学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筛查和分析。结果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共调查431例患者,检出MRSA定植患者36例(次),占8.35%。有414例患者在入院时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入院后有19例获得该种细菌定植或感染,占入院病人的4.59%。入院后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住院次数多,入住过ICU,近期进行手术,使用抗生素以及多种侵入性操作等。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院前30 d内或住院期间进行手术及住院期间转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MRSA获得与多项因素相关,入院前30 d内或住院期间进行手术及住院期间转床是住院期间MRSA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韩黎  章美华 《全科护理》2010,8(29):2662-2663
针对19例男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结合临床用药,实施了心理、皮肤、饮食、用药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病人病情有不同程度缓解和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完成乙肝疫苗0、1、6月三针基础免疫后表面抗体衰减最小年龄,为制定科学强化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新疆2 206名年龄≤7岁常规体检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模型拟合未感染儿童不同年龄段中位年龄或实际年龄与表面抗体阳性率的关系,计算表面抗体衰减的最小年龄。结果 2.72%(60/2 206)的儿童处于乙肝病毒不同感染时期(模型1-14);28.51%(629/2 206)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模型15),可能为乙肝病毒易感者,68.77%(1 517/2 206)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为乙肝疫苗免疫者(模型16);2 146名未感染儿童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0.69%(1 517/2 146),不同性别儿童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低(49.52%);使用中位年龄和实际年龄拟合模型得表面抗体衰减的最小年龄分别为3.99周岁和4.01周岁。结论完成乙肝疫苗免疫后的表面抗体阳性儿童在4岁年龄段有必要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时复种,以保证良好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控制——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FREE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发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相关的法律法规正日趋完善,建立了全国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监控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与经验。取得的成绩有:医院感染率已由1989年的9.36%降至目前6%左右;全国学会建立,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等。存在的问题有:医院感染控制学科定位不明确,经费明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结论应尽快定位医院感染控制学科体系,建议归属预防医学大学科体系;体制的改革将获得较大经济支持,学科之间相互促进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 方法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国际预案模板,比较分析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结果预防体系应主要由中枢指挥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响应体系组成;综合性医院应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等级标准;及长期连续的常规性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进而形成相应的应急响应体系. 结论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建立监测预警体系、规范流程及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有效配合机制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实体肿瘤、器官移植、骨髓移植、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对致病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寻找主要流行株,对于真菌感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