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巨细胞病毒PP150蛋白C端多肽与gp52蛋白片段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人巨细胞病毒PP150蛋白C端多肽与gp52蛋白片段融合,构建表达该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方法:合成PP150蛋白C端25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选有细菌偏爱的密码子。用PCR方法扩增gp52蛋白基因片段。将这2个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同一质粒pET28a( )内的NcoI/BamHI和BamHI/EcoRI位点,使两者串联在一起,并且翻译框架一致,可表达1个融合蛋白。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用酶切及SDS-PAGE等方法筛选表达融合蛋白的工程菌。结果:构建成功了高效表达PP150C端多肽与pg52蛋白片段的融合蛋白工程菌,表达量为35%左右。初步纯化获得了表达的融合蛋白。结论:初步纯化的融合蛋白能与已知的抗gp52-IgM阳性血清和抗PP150-IgM阳性血清反应,说明融合蛋白C端的gp52蛋白保持较好的抗原性,融合蛋白N端的PP150C端多肽也显示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平潭岛春季恙虫病疫区的恙虫病疑似病人、宿主、媒介标本进行检测,证实疫源地的存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控制流行.方法:现场采集恙虫病疑似病人外周静脉血和捕鼠采集体表恙螨.根据Ot 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群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PCR技术分别扩增样本Ot DNA片段,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用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加强卫生宣传,做好个人防护,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灭鼠、灭螨等防制措施.结果:对疑似病人血块3份、野鼠脾脏40份、恙螨5份DNA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其中病人血3份,野鼠脾脏4份,恙螨2份检出阳性;经过2年防制,该地区2004年无恙虫病病例报告.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样本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从基因水平证实平潭岛春季恙虫病存在,所采取的防制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信号肽和辅助性T细胞表位以及GST表位增强猪带绦虫保护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在猪绦虫融合抗原pCC27(本室从六钩蚴cDNA表达文库筛选的三个保护性抗原经拼接所得)基因片段5′末端引入人IL-2信号肽、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谷胱甘肽还原酶的T和B淋巴细胞表位(TGG),经pGEX4T-2表达鉴定,序列分析后构建成DNA疫苗,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将这种DNA疫苗免疫小鼠。结果:这种含辅助表位的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明显超过对照组,对绦虫卵攻击的保护率为90%。结论:构建了含绦虫融合抗原pCC27及TGG的核酸疫苗,动物试验结果表明.TGG表位既可提高IgG、IgG1、IgG2a的水平,又进一步增强Th1和Th2细胞间的平衡关系。免疫小鼠对绦虫卵的攻击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猪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流行病学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猪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猪的感染与人群发现的关系,采用病原学、血清学和PCR技术对猪感染EHF病毒(EHF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结果:猪不仅存在自然感染,而对EHFV感染,随血液行播及多种脏器组织,在体内增殖并随排泄物排出感染性病毒。作者认为猪具有具备作为EHF传染源的条件。  相似文献   
45.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在实验动物中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感染EHFV的动物和未感染EHFV的观察动物在同一室内分别饲养,结果在感染动物检出EHFV抗原后的第15天,原未感染的动物亦检出EHFV抗原,并分离到EHFV。在实验期间,从实验室内气溶胶中分离到两株EHFV。结果表明EHFV在动物可经气溶胶传播。  相似文献   
46.
在未找到更为理想、实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消毒效果指标的情况下,多用HBsAg做为消毒剂灭活乙肝病毒的有效指标。本文就臭氧在空气和水中对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常用医疗器械及物品进行抗原灭活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臭氧发生器为华东石油地质局制造的SMB-I型,臭氧发生量为2000mg/Hr。  相似文献   
4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劳动人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死率高。以往关于传播途径的认识,多来自单一途径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尚少综合系统的流行因素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8.
为获得高表达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工程菌,从肿瘤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MnSOD的cDNA,将克隆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28a( )内的NcoI/EcoR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PCR及SDS-PAGE的方法筛选高表达人MnSOD的工程菌。结果构建成功高表达人MnSOD的工程图,表达的人MnSOD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000,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30%,为大量制备人MnSOD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臭氧在空气中稳定性及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为强氧化性气体,经冷冻可凝成蓝色液体,沸点为—111.9℃,熔点为—192.1℃。臭氧在大气层内浓度极低。臭氧的毒性研究国内外均十分重视,在较高浓度下,可能造成人体,尤其是肺组织的损伤。由于臭氧浓度能反映出大气的污染程度,许多国家已将  相似文献   
50.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工作,研究的实质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是选定一个研究课题,解决问题就是执行课题研究计划直到获得结论。 1 提出问题—选题选题也称立题,这是科研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要解决疾病的某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