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岷县当归传统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药材、切片和根皮进行系统的成分比较,指导产地加工方法的改进和资源的合理应用。方法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比较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比较各样品的阿魏酸含量。结果从GC-MS分析结果看出岷归药材、切片和根皮的挥发性成分差异不大,从HPLC结果可看出三者图谱相似,阿魏酸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药材、根皮、切片。结论岷归根皮的成分与原药材、切片无明显区别,仅部分成分的含量有差异,应与全当归具有相似的药理活性,很有必要加强对岷归根皮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2.
为建立补体抑制活性鱼腥草总多糖中内毒素的去除方法,将琼脂糖疏水色谱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过滤色谱分别与多粘菌素亲和吸附色谱联用纯化鱼腥草多糖。以显色基质比色法检测纯化前后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细胞溶血法检测纯化前后体外抗补体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疏水色谱与亲和吸附色谱的联用对内毒素的清除效果优于凝胶过滤色谱与亲和吸附色谱的联用,其清除率达42.85%。内毒素清除前后,抗补体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表明疏水色谱与亲和吸附色谱联用可用于清除鱼腥草总多糖中的内毒素且不影响其抗补体活性。  相似文献   
43.
乌饭树叶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褚纯隽  李显伦  夏龙  张健  陈道峰 《中草药》2014,45(4):458-465
目的 研究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 通过溶血实验,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对乌饭树叶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 从乌饭树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五烷(1)、三十一烷(2)、赤杨酮(3)、木栓酮(4)、表木栓醇(5)、羽扇豆醇(6)、齐墩果酸(7)、熊果酸(8)、东莨菪素(9)、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0)、柯伊利素(11)、芹菜素(12)、山柰酚(13)、山楂酸(14)、科罗索酸(15)、蔷薇酸(16)、2α, 3α-二羟基熊果酸(17)、19α-羟基熊果酸(18)、咖啡酸(19)、异荭草苷(20)、荭草苷(21)、牡荆苷(22)、异牡荆苷(2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4)、异槲皮苷(25)、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26)、槲皮素(27)、木犀草素(28)。对其中的25个化合物进行抗补体活性实验,化合物578111315182023252728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36141823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熊果酸的抗补体活性最强,50%抑制溶血浓度(CH50)为0.014 mg/mL。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紫草多糖对LPS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表达TNF-α、IL-10、IL-18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LymphopreTM(1.077 g/ml)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正常健康人PBMC,紫草多糖处理正常健康人的PBMC或LPS活化的PBMC,利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TNF-α、IL-10、IL-18、IL-18BP、IL-18Rα、IL-18Rβ基因转录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BMC中ERK磷酸化水平。结果:紫草多糖可增强PBMC TNF-α、IL-10、IL-18Rα、IL-18Rβ的转录,与LPS处理的PBMC相近。紫草多糖处理LPS活化的PBMC,在处理早期(4小时)可抑制LPS活化的PBMCTNF-α及IL-18的表达,抑制率达15%~50%(P<0.05);并可抑制LPS诱导的ERK磷酸化,抑制率达27%~61%(P<0.05)。结论:紫草多糖可能是通过抑制PBMC的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相关因子TNF-α等高表达。  相似文献   
45.
小叶黑柴胡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黑柴胡多糖(BPs)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KM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的BPs溶液(10、100、200 mg·L-1)刺激,检测巨噬细胞吞噬E.codi、趋化和分泌一氧化氮(NO)的功能。结果 HPs各个浓度组均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E.codi和趋化作用(P<0.001),但对巨噬细胞分泌NO无明显影响;BPs 100、200 mg·L-1可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NO(P<0.05)。结论 BPs可增强巨噬细胞免疫功能,但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介质分泌。  相似文献   
46.
HPLC-ELSD测定通关藤中通关藤苷H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通关藤药材中通关藤苷H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YMC ODS-H80色谱柱(4.6 mm×250 mm,4μm),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雾化温度60℃,N2流速1.5 mL.min-1。结果:通关藤苷H在0.562 5~36.00μg进样量对数与峰面积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n=6),RSD 1.8%。11个产地的通关藤药材中通关藤苷H含量相差较大(按干燥品计算0.200 7%~0.862 2%)。结论:建立了通关藤药材中通关藤苷H的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通关藤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47.
吴融  卢燕  陈道峰 《中成药》2010,32(9):1529-1533
目的:建立复方鸡血藤膏特征性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完善这一传统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同时以主要活性成分异型南五味子丁素和对照药材为对照建立君药滇鸡血藤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以对照药材为对照分别建立川牛膝和续断的TLC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复方鸡血藤膏中异型南五味子丁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复方鸡血藤膏TLC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呈现明显的异型南五味子丁素、川牛膝和续断的特征斑点;HPLC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2.8%,8批复方鸡血藤膏中异型南五味子丁素的含量普遍较低且差异明显(7.28~46.1μg/g)。结论:新建的TLC鉴别方法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复方鸡血藤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鸡血藤的性状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道峰  徐国钧 《中药材》1993,16(8):21-24
对来源于豆科和五味子科的15种(变种)鸡血藤的生药性状进行了描述,并编写了性状鉴定检表索。  相似文献   
49.
戈米辛J对肝线粒体膜和培养心肌细胞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彭红丽,陈道峰2,蓝洪祥,张雪梅,顾峥,江明华(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2生药教研室,上海200032,中国)关键词脂质过氧化;戈米辛J;木脂素;培养的细胞;肝线粒体;心肌目的:研究来自内南...  相似文献   
50.
国产南五味子属植物多作药用,计10种,常以藤茎和根入药,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各种痛症[1]。作者等对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油性成分用小鼠扭体试验进行了药理活性测定,以研究其镇痛作用。材料和方法油性成分的提取①取内南五味子K.inte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