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对广东省部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的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初步建立SARS冠状病毒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SARS病例的咽漱液标本,进行多种细胞分离培养,对出现病变的细胞分离物采用冠状病毒特异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进行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比较oN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法检测上述患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Igc抗体。结果 对21例SARS患的细胞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阳性,其中12份患咽漱液标本PCR扩增结果也阳性,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表明,广东省SARS病例的病毒分离株为冠状病毒,其基因序列与WHO公布的SARS基因序列一致,氨基酸序列与目前已知的冠状病毒同源性为58%~76%。时对21例患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IFA检测有9例阳性,ELISA检测有12例阳性。结论 从广东省部分SARS病例标本中分离的病毒株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PCR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22.
<正>骨髓坏死(BMN)是一种少见病症,预后不良,多数患者死于感染或出血,近年笔者诊治3例,因各有一定特点,特报告于下。1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42岁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经DA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CR)。半年后因发热,右骼部疼痛2 d再次住院,查体:T38.5℃,贫血外貌,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脾肋下可及,胸骨,右骼及骶尾骨均有明显叩压  相似文献   
23.
妇科急腹症观察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对137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腹痛性质、部位、停经史、面部表情、阴道流血、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137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护理干预,无1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妇科急腹症的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温水浴与酒精浴降温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本院收治的发热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温水浴、酒精浴进行物理降温。观察降温后0.5h、1h及2h体温下降及复升情况。经统计学处理,2种擦浴降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合2种擦浴降温原理、临床疗效、病员自身感觉和经济效益等,认为临床上行物理降温,应首选温水擦浴。  相似文献   
25.
对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7岁,已婚。因发现外阴肿物6a,增大伴行走困难1周,于2007—12-03入院。患者于6a前发现外阴一肿物直径约拇指大,无疼痛,因生活不受影响而未诊治。近1周来肿块增大明显,感外阴胀痛,伴行走困难,无发热、畏寒,无消瘦乏力,睡眠、胃纳好,大小便无特殊。  相似文献   
26.
陈秋霞  吴碧昭  陈雪仙 《全科护理》2016,(23):2421-2423
[目的]观察访视护理应用于高压氧治疗病人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开展访视护理前高压氧治疗病人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实施访视护理后高压氧治疗病人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治疗前、治疗期间、疗程结束后给予访视护理,两组分别在高压氧治疗第3天对病人高压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焦虑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高压氧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高压氧治疗病人访视护理,能促进病人掌握高压氧相关知识,减轻焦虑,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本实验观察臭氧应激后大鼠肺组织AQP1的表达对气道粘液的量和质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臭氧应激组;臭氧应激+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只。分组检测支气管分泌粘蛋白总量、肺组织粘蛋白基因MUC5AC表达改变和臭氧应激后肺组织AQP1的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鼠肺组织有MUC5AC表达,臭氧应激数天后,大鼠气道粘液分泌量明显增加,且MUC5AC表达随之增多,两者呈现正相关趋势。随着AQP1的表达下降,气道高反应大鼠粘液分泌量明显增多,MUC5AC的表达也增多。提示AQP1的表达与气道粘液分泌总量呈现负相关的趋势;AQP1的表达与粘液中的MUC5AC表达呈现负相关的趋势。结论:在气道高反应性过程中,粘液高分泌状态与MUC5AC的表达水平有关,AQP1的表达下调可增加支气管粘液的分泌量和MUC5AC的表达。  相似文献   
28.
ICU绿脓杆菌感染15例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脓杆菌即铜绿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中主要的病原菌之一,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ICU患者因原发疾病严重、自身抵抗力差、侵袭性操作多、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大,为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笔者对15例感染绿脓杆菌的ICU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参芪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组46例,于排卵后口服参芪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于卵泡成熟时肌注HCG5000U,治疗前后测性激素、体重指数、腰臀比,计算多毛和痤疮评分,统计获得的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黄体期天数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LH、LH/FSH、T、BMI、WHR及痤疮评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体期P升高,黄体期延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83.33%,妊娠率52.17%,对照组排卵率80.28%,妊娠率37.78%,妊娠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应用参芪胶囊,通过降低患者BMI和WHR,改善肥胖、痤疮等临床特征,调整性轴功能,降低T和LH/FSH,能较好维持黄体功能,从而使患者成功妊娠,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