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tHey)等水平变化,探讨其与AMI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AMI患者(AMI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6、IL-8、ICAM-1、CRP、tHey、FA及UA水平。结果AMI组IL-6[(243.98±78.52)μg/L]、IL-8[(0.21±0.01)pg/L]、ICAM-1[(532.31±191.75)μmol/L]、CRP[(63.19±38.37)mg/L]、tHcy[(14.09±5.31)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38±41.86)μg/L、(0.14±0.09)μg/L、(404.65±138.39)μmol/L、(6.04±1.68)mg/L、(10.43±2.6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炎性因子及tHcy在促进AMI发生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2.
颈椎病脊髓功能量化计分的改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脊髓功能计分法的改进,设计出一种新的量化计分法,以期更客观,准确地评价颈椎病脊髓病病人的脊髓功能及疗效改善情况。方法通过将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腹,背侧划分为200个方格进行感觉异常的体表面积量人计分;对全身25块主要骨骼肌进行肌力障碍量化计分;  相似文献   
233.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特别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易发生髋部和脊柱等部位的骨折,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动物实验表明,骨质疏松妨碍骨折愈合,原因颇多,尚未完全阐明。现代骨折愈合的观念是骨诱导和骨传导,骨诱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骨诱导离不开骨诱导生长因子的中介,这些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相似文献   
234.
精囊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低,1872年Smith首次报告本病,国内外有关本病的影像学表现报道甚少。本文报道1例精囊囊肿,并对其病因、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235.
背景:基础研究表明Ⅰ型胶原蛋白在骨生成、骨的质量及骨折方面作用突出,同时参与骨融合过程,但关于此基因多态性与脊柱融合的关系鲜见报道。 目的:观察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与金属植入物及自体骨移植脊柱融合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需行脊柱融合的自愿受试者200例,其中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者102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者98例,以223名健康正常人作对照。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扩增片段长度为293 bp;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Ⅰ型胶原蛋白基因Pcol2位点多态性,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Eco31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有酶切位点用G基因表示,无酶切位点用T基因表示;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按照快(< 3个月)、中(3~6个月)、慢(7~12个月)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受试者均存在Ⅰ型胶原蛋白基因Pcol2位点-1997G/T多态性,GG型166例,GT型232例,TT型25例,并发现GG基因型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有相关性(P=0.004),该基因型在快组中占50%,明显高于中组(33.3%)和慢组(16.7%);-1997G/T多态性与腰椎后路横突间植骨融合无相关性(P=0.831)。结果提示Ⅰ型胶原蛋白基因Pcol2位点-1997G/T单核苷酸多态性GG基因型可能是促进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重要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探讨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生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内分泌确诊为糖耐量异常的100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人,对实验组实施有效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糖尿病患病率的情况.结果 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综合干预措施,使得糖尿病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反之对照组患病率则明显上升.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执行综合干预措施的患者,患病率明显下降,大大提高了对糖尿病的预防,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7.
目的观察给以不同剂量氟的大鼠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经灌胃给氟复制氟中毒模型。利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结果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显示出低剂量和高剂量的氟都能够诱导胰岛素分泌,其高剂量氟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更高。高剂量氟对胰岛素耐受影响不大,而低剂氟组大鼠胰岛素耐受能力下降,联合胰岛功能受损,进一步降低了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论一定剂量的氟刺激大鼠胰岛素的分泌,且对胰岛素的分泌成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氟能够影响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甚至降低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238.
椎间盘炎多发生于腰椎,以继发于腰椎术后的医原性感染最为常见。原发性腰椎间盘炎多发生于儿童,但也可发生于成人。成人原发性颈椎间盘炎极为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临床上易被误诊和漏诊。自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我科收治3例,均为误诊病例。  相似文献   
239.
目的:骨质疏松是多基因调控疾病,峰值骨量达到和骨量丢失均受遗传因素影响。观察山东半岛地区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Alu-Ⅰ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频率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素。 方法:试验于2005-06/2007-06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试验对象:选取332名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纳入标准:健康门诊查体人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患者;患者对试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各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骨代谢相关疾病史;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等。其中骨质疏松合并骨折75例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余257例经过骨密度测定确定骨量,按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分为骨量正常组(n =201)及骨质疏松组(n =56)。②试验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测定257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5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降钙素受体基因型,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粗隆间、Ward’s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值。 结果:纳入受试者332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本试验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定律(χ2=0.47,P =0.493)。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9.5%,CT型占10.5%,TT型占0%。②年龄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值之间呈负相关(P < 0.01),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值之间呈正相关(P < 0.01),在将年龄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校正后发现女性CC基因型较CT基因型在ward’s三角区有较高的骨密度(P < 0.05),骨量正常组各基因型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山东半岛汉族女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降钙素受体C1377T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胶东半岛汉族女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240.
软骨生长因子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从鸡软骨中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软骨生长因子(CDGF),为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成罗效应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氯化钠抽提法分离,制备软骨粗提取物;用肝素-琼脂糖亲合色谱反复层析提纯软骨生长因子;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分析软骨生长因子;采用MTT法对CDGF在培养的软骨细胞上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软骨生长因子能与肝素-琼脂糖紧密结合,亲合层析中,在1.4-1.8mol/LNaCl缓冲液中洗脱出。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测,得到分子量为18500的单一条带,高度纯化的CDGF,其生物活性约1-2ng/ml。结论:肝素-琼脂糖亲合色谱复层析,可以从鸡软骨中得到活性较高,电泳显示单一条带的CD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