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小玲 《大家健康》2013,(15):164-165
目的:为提升护理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探讨优质护理与康复指导对骨科病患术后康复的重要影响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120例骨科病患,依据病患的临床实际特点(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实施优质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对骨科病患术后实施优质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能够有效避免病患出现生理(机体功能、结构损伤)与不良心理,不仅能帮病患建立准确的康复意识有效降低伤残发生率,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对于骨科病患术后实施优质护理与康复指导能够改善病患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病患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效促进病患关节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传染病科临床护士针刺伤的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管理对策,降低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性.方法:对传染科3年来护理人员针刺伤者进行职业暴露后的评估.结果:52名护理人员42名(82.59%)经历过针刺伤等职业暴露,其中有18人次是被污染针头所刺伤,经跟踪监测职业暴露后感染率为零.结论:早期、规范处理职业暴露者伤口,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能高效干扰Trop2基因的si RNA,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并初步鉴定其干扰效果。方法以人Trop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3条针对不同作用位点的si RNA干扰序列,用脂质体法将各小干扰序列瞬时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分别命名为W组(未转染组)、NC组(阴性对照组)、T1组(S1序列组)、T2组(S2序列组)及T3组(S3序列组),每组各5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算转染效率。转染24 h后,收集稳定后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干扰序列对Trop2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见HEP2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证实si RNA已转入细胞,转染率达90%。RT-PCR法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si RNA的人喉癌HEP2细胞中Trop2表达均受到抑制,与T2、T3组相比,T1组对Trop2 m RNA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0±0.063 vs 0.749±0.024,0.824±0.027,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了能高效、特异沉默人喉癌HEP2细胞Trop2基因的si RNA序列,为进一步研究Trop2基因在喉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例罕见的输入性非洲锥虫病(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HAT)病例治疗后进行随访研究,评判治疗效果,从而为输入性锥虫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例输入性罗德西锥虫病病例在治疗完成后第1、3、11、25个月以及1例输入性冈比亚锥虫病病例在治疗完成后第1、3、8、12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和血液中锥鞭毛体,比较治疗时、治疗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根据其检测结果进行治疗效果和预后评判。结果 罗德西亚锥虫病病例在治疗后第1、3、11、25个月,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1、4、2个/μL;冈比亚锥虫病病例在治疗后第1、3、8、12个月,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6、4、3个/μL。2例病例在随访中均未在脑脊液和血液中查见锥鞭毛体。结论 经过规范治疗,2例输入性锥虫病病例恢复良好,没有复发迹象。  相似文献   
15.
细胞学检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水细胞学怕作为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以其操作简便、特异性强及患者痛苦少等优点.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已确诊的428例恶性胸水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胃肠出血的两个主要原因。β-受体阻滞剂可预防静脉曲张出血,但是否能有效地降低PHG 出血尚不清楚。本文对54例因严重PHG 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出血的肝硬化病人作随机对照试验,以检测心得安预防再出血的效果。26例随机接受心得安治疗,用药剂量以在静息状态下使心率降低25%或降至55次/分为限(20~160mg,每日2次)。平均随访21个月(标准差11)。28例为对照组,作类似检查后随访18个月。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制备的白蛋白超声微泡载c-myc原癌基因反义寡肽核酸靶向转染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效果及对受损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用球囊导管剥脱兔髂动脉内皮细胞制备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模型;设计合成针对兔c-myc m RNA原癌基因反义PNA,并将其5’-氨基端以生物素分子标记;采用白蛋白作为原料,在制备超声微泡过程中向白蛋白溶液中加入定量PNA制备白蛋白超声微泡-PNA靶向载体,在超声场的作用下转染局部血管壁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A转染效果并观察其对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血管形态测量法直接测量局部血管内膜厚度和面积并评价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结果超声波介导白蛋白超声微泡载c-myc反义PNA靶向转染受损血管壁获得成功并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和内膜增生。结论白蛋白超声微泡携带PNA靶向转染方法为促进其进入体内特定细胞发挥功效提供又一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D型肝病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常规采用护肝、退黄药物(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苦参碱注射液等)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HD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并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综合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明显,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HD型肝病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乙肝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无创伤,无痛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期、细胞遗传学、LD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R-ISS-Ⅰ期、R-ISS-Ⅱ期和R-ISS-Ⅲ期,比较3期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412例患者中,R-ISS-Ⅰ期76例,R-ISS-Ⅱ期259例,R-ISS-Ⅲ期77例,3期患者的中位PFS时间分别是44、25和14个月(P=0.000),中位OS时间分别是未达到、54和25个月(P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传统化疗组(P=0.042)、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组(P=0.000)、以反应停为基础的化疗组(P=0.000)、移植组(P=0.034)、不同年龄分层组(≤65岁组P=0.000,66-75岁组P=0.001,≥76岁组P=0.000)、肾功能损害组(P=0.003)、髓外浸润组(P=0.000)中,不同R-ISS分期患者的OS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R-ISS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FS和OS时间不同,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道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5年随访管理的情况。通过呼吸科医生和护士的帮助,特别是专科护士的工作,即与患者讨论、制定目标,患者回家实施,定期门诊随访评价。如目标实现,则制定新目标;如目标未实现,则修改目标,再实施,再评价。与患者长期保持联系,促使其养成并保持良好的COPD自我管理行为,从而降低了COPD发病率、减轻了发作时症状、提高了肺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