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杀虫双为我国首创的农用杀虫剂,是一种动物性仿生型沙蚕毒素类农药,是取代六六六的重要品种,其销售量目前已跃居我国农用杀虫剂首位。杀虫双的急性毒性属于中等毒性,无明显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但缺少有关代谢的系统研究资料。由于我国多年  相似文献   
52.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与农村中老年人高血糖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体质指数 (BMI)和腰臀比 (WHR)对人群血糖 (BG)水平和高血糖(HBG)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河南、安徽农村 1 2 2 34名 40岁及以上中老年男女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空腹血糖的测量。将 BMI和 WHR分别根据最小和最大值分成三等份 ,分析了BMI、WHR和两者相结合对人群平均血糖 (ABG)水平和高血糖 (HBG)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 BMI的增加或 WHR的增加 ,男女平均血糖水平和高血糖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BMI和WHR同时增加对平均血糖水平和高血糖发生率上升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以 BMI和 WHR相结合是预测糖尿病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控制 BMI和 WHR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  相似文献   
53.
农村中老年人血压水平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解体质指数和腰臂比(WHR)对人群血压水平的影响,对河南,安微,北京农村12995名40岁以上中老年男女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臂围及血压的测量。将BMI和WHR分别根据最小和最大值分成3等份,分别BMI、WHR及两者相结合对人群平均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结果:BMI与男女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明显正相关;BMI和WHR同时增加对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影响更为明显(P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不同种类腌制蔬菜摄入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CKB项目分别在2004-2008年、2008年和2013-2014年开展了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根据10个地区第二次重复调查对象的咸菜和酸泡菜平均摄入频率,将调查地区分为摄入咸菜为主地区、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和几乎不摄入腌制蔬菜地区。然后分别在前两组地区中运用logistic回归描述腌制蔬菜摄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他膳食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包括青岛、哈尔滨、苏州、浙江项目点,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包括甘肃、四川项目点,两类地区分别纳入204 036和105 573名基线调查对象。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在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腌制蔬菜的平均摄入频率分别为3.1、3.3、1.8 d/周;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应的频率为2.8、2.7、1.6 d/周,均呈下降趋势(P<0.001)。基线调查时两类地区的已婚、文化程度较低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均更高;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年龄较大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更高,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反(P<0.001)。随着腌制蔬菜摄入频率的增加,两类地区经常摄入辣食、口味偏咸等人群比例也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 CKB项目人群的腌制蔬菜摄入种类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其他膳食特征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的10个地区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其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10个项目地区募集512891名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本研究利用CKB项目的基线信息,比较对年龄和/或性别进行调整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其控制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项目地区中,高血压患者共180621人(35.2%),其中浙江项目地区患病率最高(44.4%),海口项目地区患病率最低(22.0%)。农村地区人群患病率(35.1%)高于城市(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高血压人群中,知晓率为33.1%(59703/180621),治疗率为36.1%(65172/180621),控制率为12.4%(22329/180621),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中控制率为30.5%(19884/65172),其中苏州项目地区的男性控制率(17.4%)和服药控制率(39.1%)高于其他地区,柳州项目地区的女性控制率(23.5%)和服药控制率(42.6%)高于其他地区。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研究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6.
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体质指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期BMI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基线调查,共94 052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将出生于1956年10月至1958年9月、1959年10月至1961年9月和1962年10月至1964年9月的研究对象分别划分为饥荒前出生组、饥荒期内出生组和饥荒后出生组(对照组)。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饥荒暴露组成年期BMI的回归系数及其95%CI。采用似然比检验计算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与饥荒暴露交互作用的P值。结果 在调整了其他影响因素后,仅在女性中发现,与饥荒后出生组相比,饥荒期内出生组成年期BMI较高(β=0.12,95%CI:0.03~0.22)。吸烟、饮酒均对饥荒与BMI间的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交互作用均P<0.001),体力活动不存在(交互作用P=0.077)。结论 生命早期经历饥荒,尤其是胎儿期经历饥荒的女性成年期BMI较高。因此,保证生命早期营养水平对预防成年后超重/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我国成年人主要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第二次重复调查,对20个食物组进行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将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手握力和上肢肌肉质量(AMQ)分性别的最低五分位数作为判断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提取出2种主要膳食模式,平衡膳食模式以摄入多种食物为特征,米肉膳食模式以摄入大米、肉类、家禽和鱼类较多为特点。平衡膳食模式得分高者,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的危险性降低,对应OR值(95%CI)分别为0.83(0.74~0.95)、0.64(0.56~0.74)和0.82(0.72~0.93),且关联具有线性趋势(P<0.05);米肉膳食模式得分高者,低ASMI、低TSMI和低手握力的危险性更低,OR值(95%CI)分别为0.67(0.55~0.82)、0.69(0.56~0.85)和0.74(0.60~0.91),且关联具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 平衡膳食模式和米肉膳食模式得分较高者的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人群的慢性肾脏病(CKD)分布,分析生活方式与CKD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CKB基线调查及随访监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描述CKD发病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因素与CKD的关联。结果 研究纳入505 147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1.26年,期间共有4 920例发病病例,发病率为83.43/10万人年,肾小球肾病为最主要亚型。CKD发病率在城市、男性、年龄≥60岁人群中更高,分别为87.83/10万人年、86.37/10万人年、132.06/10万人年。相比于从不或偶尔吸烟者,当前吸烟男性CKD风险增加(HR=1.18,95%CI:1.05~1.31)。以非肥胖人群为参照组,由BMI判定的全身性肥胖(HR=1.19,95%CI:1.10~1.29)和腰围判定的中心性肥胖(HR=1.27,95%CI:1.19~1.35)均与更高的CKD发病风险相关。结论 CKB项目人群C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且其发病风险受到生活方式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腰围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以及死于IHD风险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的个体,共纳入428 595人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研究人群平均随访9.1年,累积随访3 803 637人年,期间新发IHD 26 900例,MCE 4 320例,IHD死亡2 787例。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和BMI后,与非中心性肥胖者(男性<85.0 cm,女性<80.0 cm)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者(男性85.0~89.9 cm,女性80.0~84.9 cm)发生IHD、MCE和死于IHD的风险HR值(95% CI)分别为1.13(1.09~1.17)、1.15(1.05~1.26)、1.11(0.98~1.24),中心性肥胖者(男性≥90.0 cm,女性≥85.0 cm)对应的风险效应值更高,HR值(95% CI)分别为1.29(1.24~1.34)、1.30(1.17~1.44)、1.32(1.16~1.51)。按BMI分层,即使在BMI正常的人群中,与非中心性肥胖者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人群发生IHD、MCE或死于IHD的风险也会增加。结论 中心性肥胖是IHD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IHD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0.
为了检测黑升麻 (CR)的雌激素活性及其对人类乳腺癌 MCF- 7细胞雌激素受体 (ERs)水平的影响 ,未成年雌性小鼠按体重以 75、15 0和 30 0 m g/ kg的 CR灌胃 14d,观察处于动情期的时间 ,第 15天处死后取子宫和卵巢称重。以 MTT实验筛选 CR的最佳细胞作用剂量 ,观察对照组、CR组 (4.75μg/ L )和 17β-雌二醇组 (0 .3nmol/ L)的细胞生长曲线 ,并在流式细胞仪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 ERs水平。结果发现子宫重量随 CR剂量增加而增加 ,30 0 mg/ kg的 CR可显著增加动情天数 (P<0 .0 5 )。 4.75 μg/ L CR对 MCF- 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强 ,达 6 4.7% ;CR组和 17β-雌二醇组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 (TD)分别为 32 .1h和31.7h,明显低于对照组 (TD=35 .3h) ;4.75 μg/ L 的 CR可显著增加细胞的 ERs水平 (P<0 .0 1)。结果表明CR具有雌激素活性 ,其升高 ERs水平的作用可能是该物质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