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长激素在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高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患者46例,分为rhGH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29)两组,术后均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组应用rhGH,8u皮下注射1次/天,共7d,于术后观察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rhGH治疗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疲劳综合征也明显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rhGH在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可改善氮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可改善高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李向阳  王为忠  陈冬利 《医学争鸣》2006,27(10):911-913
目的: 研究富含支链氨基酸(BCAA)的复方氨基酸制剂对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效果. 方法: 全胃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 术后1~7 d行等氮、等热量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103 g/L的高支链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含BCAA 359 g/kg),对照组应用104 g/L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含BCAA 218 g/kg). 术后1~7 d每天收集24 h尿液测定氮量,并计算氮平衡. 手术前、术后3 d、术后7 d测量体质量、双手握力、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以及静脉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 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2 d即转为正氮平衡,对照组术后第6 d才开始转正,第3 d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第7 d,研究组双手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 d,研究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应用含较高BCAA的营养液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3.
患者,男性,49岁。间断性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0年3月9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右下腹可扪及3.5cm×3.5cm×4cm包块,质中等硬度,界限清楚,活动度稍差,有轻度压痛,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3×109/L,中性0.72,血红蛋白96g/L,血糖4.2mmol/L,便常规:潜血(+)。腹部B超检查:右下腹可探及3.5cm×4cm×4cm回声团,密度不均,提示实质性占位病变。钡灌肠示:升结肠不规则充盈缺损,边缘毛糙,钡剂通过受阻,提示为升结肠占位病变。入院诊断:升结肠…  相似文献   
84.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对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为1例患超短肠综合的18岁男必患者施行父亲供肠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移植肠段为150cm长之回肠,以UW液灌洗。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肠近端与受者的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与受者的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曾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 急性排斥反应,经积极处理行到控制目前患者已健康存活14月余。结论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5.
脂肪乳剂Intralipid对全胃切除后病人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评价手术创伤和手术后静脉输入脂肪乳剂后对手术创伤病人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6例贲门、胃底癌全胃切除病例术前、术后6h,用含Intralipid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后1、3、5、7天及术后8天开始管饲要素饮食至术后14天血浆脂肪酸浓度变化.结果显示术后6h血浆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浓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P<0.01).全胃肠外营养支持3、5、7天后,血浆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浓度比术后6h显著升高(P<0.05或P<0.01).术后14天血浆油酸、亚油酸浓度仍比术后6h显著升高(P<0.05)但较全胃肠外营养支持3、5、7天有下降趋势.研究证明,手术创伤后,血浆脂肪酸利用致血浆脂肪酸浓度降低,推荐手术后立即应用含Intralipid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营养、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实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 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日起从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 实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 d. 于术前及术后第1日、第8日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 IgA, IgM, T淋巴细胞亚群,IL-2及TNF-α. 结果:研究期间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氮平衡均无显著差异. 术后第8日实验组的IgG, IgM, IgA, CD3, 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EN组 (P<0.05),而TNF-α明显低于EN组(P<0.05). 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7.
薇乔线皮内连续缝合甲状腺手术切口8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崇广  陈冬利  王为忠 《医学争鸣》2001,22(23):2120-2120
0 引言 随着医学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患者在行手术治疗疾病的同时 ,对术后切口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对于暴露在颈前部的切口 ,皮肤的美容缝合 ,更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 1998- 0 6 /2 0 0 0 - 0 5对 89例甲状腺手术切口采用薇乔线皮内连续缝合方法 ,取得满意效果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全组 89(男 2 4,女 6 5 )例 ,年龄 6~ 72 (平均 43)岁 .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瘤 5 7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30例 ,甲亢2例 .合并高血压者 12例 ,合并糖尿病者 6例 .选用美国强生公司薇乔 5 - 0可吸收缝合线一根 ,长 70 cm,自带弯形角针(长度 1.5 cm)…  相似文献   
88.
0 引言 脂肪乳剂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亚油酸的含量占 5 4% ,亚麻酸的含量占 6 %~ 9% [1 ] .因此 ,含脂肪乳剂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不仅可以较少的液体容量而提供较多的非蛋白热量 ,而且还可提供必须脂肪酸和磷 .以前的研究表明 ,长期无脂全胃肠外营养和禁食患者会引起必须脂肪酸缺乏症 .但是 ,手术创伤和手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血浆脂肪酸谱的影响 ,国内尚未见报道 .我们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全胃切除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期间血浆游离脂肪酸谱作了动态观察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仪器和试剂 10 3型气相色谱仪 ;脂肪乳剂 ;甲醇 …  相似文献   
89.
抗TNFα单克隆抗体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急性胰腺炎所致全肠外营养大鼠肠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采用35g.L^1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给予相同配方的全肠外营养支持,并对anti-TNFαmAb静脉内注射。  相似文献   
90.
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本文总结我科开展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手术以来的初步临床经验,对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期疗效和并发症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比进行分析。 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我科共施行达芬奇机器人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手术33例。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部位≤15 cm和术前临床分期大致相同的33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病例对比研究。 结果达芬奇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89.1±44.5 ml vs 116.7±60.8 ml,P=0.04),但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延长(168.0±39.0 min vs 148.5±40.2 min,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达芬奇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腹腔镜组(53.3±15.4 h vs 62.5±11.9 h,P<0.01),尿管拔除时间亦早于腹腔镜组(3.0±0.9 d vs 4.8±0.9 d,P<0.01)。达芬奇组术后第24小时疼痛指数明显低于腹腔镜组。两组所有患者肿瘤远侧切缘均未查见癌细胞。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切缘距离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方面均无明显差别。术后平均随访124天(6~302天),达芬奇组和腹腔镜组各出现一例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两者对直肠癌手术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