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联合外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8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应用外支架固定,Ⅱ期行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闭合伤口。结果:18例均皮瓣成活,2例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5例骨折临床愈合,3例需行髓内钉固定治疗。结论: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联合外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2.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明  陶霞 《江苏中医》1995,16(6):16-17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PICU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05至2014年10年间,PICU的总体病死率为8.5%。与2005至2009年比较,2010至2014年期间PICU病死率从9.7%降至8.0%。2005至2014年间736例死亡病例中,婴儿329例(44.7%),幼儿191例(26.0%),学龄前儿童118例(16.0%),学龄期及青春期98例(13.3%);2005至2009年269例死亡病例中,婴幼儿占65.4%2,010至2014年467例死亡病例中,婴幼儿占73.7%。致死疾病中,重症肺炎(包括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21.6%),其次为恶性肿瘤(16.3%)、脓毒症(15.4%)、意外伤害(13.7%)、重症脑炎(8.0%);不同年龄组中,婴儿组以重症肺炎(34.3%)为主,幼儿组以意外伤害(16.8%)为主,学龄前组以意外伤害和恶性肿瘤为主(均为23.7%),学龄前及青春期以恶性肿瘤(28.6%)为主。2005至2009年死亡病例中,危重和极危重病例共占77.5%,极危重病例中,脓毒症为首位(27.6%);2010至2014年死亡病例中,危重和极危重病例共占83.0%,极危重病例中,意外伤害为首位(23.2%),脓毒症占17.9%。入PICU 7 d内死亡345例(46.9%),以意外伤害为主(20.9%);住院时间超过7 d死亡391例(53.1%),以重症肺炎为主(24.3%)。所有死亡病例中,402例(54.6%)为心肺复苏失败,334例(45.4%)为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2010至2014年PICU病死率较2005至2009年明显下降;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重症肺炎、恶性肿瘤、脓毒症是引起患儿死亡的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还与疾病危重程度、住PICU时间有关。心肺复苏失败和放弃治疗仍是主要的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快速鉴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行性。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各个病区住院患者在不同部位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及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Vitek 2 Compact的药敏卡AST-P639进行耐药性检测,用MALDI-TOF MS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用Vitek MS质谱仪的Launch pad软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所产生的质谱峰图的质荷比(M/Z)进行分析,质谱峰M/Z的3009,5624,688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征峰,2637,4308为区分MRSA及MSSA最主要的特征峰,其中MSSA组的质谱峰M/Z在2637低于MRSA组,而质谱峰M/Z4308时MRSA组则高于MSSA组,不同的菌株MRSA的质谱峰略有差异。结论MALDI-TOF MS可快速准确鉴别MRSA,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全面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患者女,60岁.1个月前无明显外伤碰撞情况下发现左前臂、右腰部及右腹部皮肤青紫,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59×109/L,血红蛋白94 g/L,血小板38×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粒细胞系统见毒性改变,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减少.骨髓活检提示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抑制,骨髓巨细胞呈病态改变.超声检查:脾肋间厚度4.5cm,肋下1.8 cm,脾静脉内径0.9 cm.脾肿大,轮廓欠光整,脾实质回声增密增高,内见多个椭圆形高回声区,其中一个大小约6.9 cm×6.3 cm×6.5 cm,边界较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可见无回声环包绕(图1).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周围可见绕行、移位的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78.  相似文献   
106.
超声引导穿刺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隐匿性病灶检出、超声引导穿刺定位切除活检和乳腺囊肿穿刺治疗的应用价值。同时介绍腹腔脓肿与积液的超声引导穿刺引流,超声引导PTCD。方法 1993年至今共检出乳腺隐匿性病灶250处,并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定位病灶切除术。对30处乳腺囊肿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治疗。5例腹腔脓肿、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引流。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结果 高频超声对乳腺隐匿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0%。同时检出9例隐匿性乳腺癌。5例腹腔脓肿、积液患者4例通过穿刺引流治愈。4例PTCD者3例引流成功。结论 超声为乳腺隐匿性病灶的检出、手术定位和囊肿穿刺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腹腔积液或脓肿超声下穿刺引流是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超声为PTCD提供了又一有效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功能性颈静脉球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7岁,汉族。因反复右耳痛、声嘶4^ 年,发现高血压1^ 年,心悸、气促3d入院。患者于2000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耳耳鸣、耳痛,同时伴听力下降,同年6月出现声嘶,感说话费力,在当地予以针灸及对症治疗好转。2003年6月突然出现右耳剧烈搏动性疼痛,同时感听力明显下降,伴头痛、心悸、气促、出汗,恶心,呕吐。在中山医大附五医院住院治疗发现血压高,同时VMA增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总结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33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患儿.患儿最突出的表现是呕吐.33例中31例行腹部立位片检查,15例行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5例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行Ladd手术探查治疗.结果 治愈30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为新生儿期肠梗阻常见疾病,患儿早期出现反复呕吐胆汁样液体.腹部立位片、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钡剂灌肠造影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方法.及时行Ladd手术解除肠梗阻为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PFNA治疗的219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3例,女126例,年龄为(76.2±8.8)岁(60~99岁);根据Evans分型标准,稳定型76例(Ⅰ型37例、Ⅱ型39例)和不稳定型143例(Ⅲ型69例、Ⅳ型51例、Ⅴ型23例)。根据术后Harris评分结果,将病人分为功能优良组(优、良)和功能欠佳组(可、差),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合并内科疾病、骨折分型、骨质情况、外侧壁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时长、骨折复位质量、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 TAD)、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等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16.6±9.8)个月(6~52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5.2±8.3)分(52~96分),其中优良组161例(优89例,良72例),欠佳组58例(可39例,差19例),优良率为73.51%(161/2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骨折分型、外侧壁分型、骨质疏松、骨折复位质量、TAD和下地负重时间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分型、外侧壁分型和下地负重时间是影响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年龄、骨折稳定性、外侧壁完整及早期下地负重等因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减少哮喘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162名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及年龄等酌情服用玉屏风颗粒,并于疗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治疗组其哮喘患病率仅为11%,哮喘持续时间为(3.14±1.23)d,而对照组分别为36.25%和(5.63±2.17)d,两组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治疗后其治疗组血清中IgE水平也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可以明显降低毛细支管炎患儿在治疗后演变为哮喘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