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偏侧舞蹈症是由多种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是相对少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化,但以脑血管病最多见。本文通过对25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夏萍萍  梁思  叶治  钟涛  郭曲练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42-2245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复合芬太尼是否能抑制七氟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保持满意的麻醉深度以及艾司洛尔是否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五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艾司洛尔组;Ⅲ组:艾司洛尔+芬太尼3gg/kg组;Ⅳ组:芬太尼6beg/kg组;Ⅴ组:芬太尼3μg/kg组。全部采取七氟醚面罩吸入12min复合罗库溴铵1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诱导开始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2、3、5、8min(T3、T4、T5、T6、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Narcotrend指数(N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并观察插管前与插管后各时点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基础值(T1)相比,五组病人诱导后HR、MAP、BIS、NI均下降(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而Ⅰ组在插管后1、2、3、5min(T3、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其它4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除Ⅳ组外,其余各组在插管后1、2、3、5min(T2、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Ⅲ组(P〈0.05)。Ⅳ组与Ⅲ组插管前后HR、MAP、BIS、NI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应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优势,观察比较单纯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和TCI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两种方法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ASAⅠ、Ⅱ级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65岁以上),随机分成3组(n=30):单纯TCI异丙酚组(A组),CSI监测TCI异丙酚组(B组),CSI监测TCI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C组).A组根据患者意识和血流动力学调整血浆异丙酚TCI靶浓度,B、C组根据CSI值和血流动力学调整异丙酚和(或)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检查中维持CSI值40~60.分别记录异丙酚总量,苏醒和应答时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不自主体动、呃逆、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A组比较,B、C组的异丙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应答时间均缩短,检查中体动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异丙酚总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P<0.05),应答时间和体动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B组比较,C组发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概率明显增高(P<0.05),3组呛咳、呃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SI监测下TCI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而减少检查中不良刺激反应,并减少异丙酚用量,以便麻醉快速苏醒,缺点是需加强呼吸循环管理.  相似文献   
94.
95.
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SDS和SAS负面情绪所占比例也少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白细胞恢复程度满意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人数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加以音乐疗法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配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人体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例HSP患者和161例随机对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214例研究对象的25(OH)D水平四分位数为依据将其分为4个区间,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区间血清25(OH)D水平与HSP发病风险的关联程度.结果 病例组血清25(OH)D水平中位数为11.40 ng/mL,对照组为15.36 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低浓度组即第1区间为参考水平,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68(0.341~0.771)、0.442(0.302~0.627)、0.339(0.199~0.501).采用前进法对性别、抽血季节进行校正,校正后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59(0.333~0.741)、0.408(0.317~0.611)、0.387(0.221~0.517),25(OH)D水平的升高与HSP发病风险的下降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 HSP发病风险随血清25(OH)D水平的增高而降低,25(OH)D可能是HSP发病的一项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高/低比例(≥1∶2/<1∶2)输注血浆及红细胞对创伤后需大量输血救治患者的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时间为2009年1月~2016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患者24 h及30 d死亡率、24 h生存率。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计1024例患者,两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高比例组患者24 h死亡率明显降低(OR0.35,95%CI[0.25,0.48],P<0.00001);高比例组患者30 d死亡率仍明显低于低比例组(OR0.55,95%CI[0.41,0.75],P=0.0001);高比例组患者24 h生存率也显著提高(HR2.34,95%CI[1.46,3.73],P=0.00001)。结论输注高比例血浆及红细胞可显著降低创伤后需要大量输血救治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荆花消紫合剂对风热伤络证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尿红细胞(RBC)、尿蛋白质(Pro)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按1∶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荆花消紫合剂、阿魏酸哌嗪片治疗,观察尿RBC、Pro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降低尿RBC、Pro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证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好,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血肿小骨瓣开颅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8年4月-2010年4月小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血肿病例资料。结果小骨瓣开颅手术治疗14例,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小脑血肿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少,可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