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归纳为风热伤络、湿热内蕴、血热妄行、脾肾两虚、阴虚火旺5个方面.治疗在早期以祛邪为主,中后期则标本兼治.具体分为风热伤络、湿热伤络、血热伤络、脾肾两虚、阴虚火旺5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52.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成像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效果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16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CT仿真内窥镜(CTVE),明确诊断后即行内窥镜摘取术.结果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气管3例、右侧支气管13例、左侧支气管9例,内窥镜结果与CT诊断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能直观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多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大大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明确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MPR应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的首选后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53.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的发育异常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环境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本病已成为儿科门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我们在临床中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从肝辨证论治本病,疗效确切,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4.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转诊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跨区域转诊管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照设计,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针对辖区内管治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跨区域转诊"患者强化宣教和转入地密切联系"干预,基线期为干预期前一年。结果调查时段共转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45名,转出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提前告知率从44.4%提高到64.9%,到位率约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6.1%,重登率从95.6%下降到62.5%。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干预措施大幅度的提高了患者和转入地的配合度,但是对于患者到位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5.
斑马鱼血管系统在原肠胚形成后不久便开始发育,血管系统的发育过程可分为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这两个不同的阶段,其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的调控,这些信号协同作用,以确保血管发育的正常进行。文中综述了主要以模式生物斑马鱼来研究的血管发育遗传的过程,并介绍调节血管发育进程的一些关键的调控。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来研究血管系统的发育遗传学,为理解人类血管的发育和再生,为缺血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斑马鱼发育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斑马鱼是研究发育和遗传的极有价值的模式生物。斑马鱼遗传筛选发现了许多控制脊椎动物发育的新基因,这些基因涉及器官形成的分子机制。本文就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发育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监测冠心病(CHD)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体内的凝血状态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方法:选取71例冠心病患者为CHD组和380例TEG检测结果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冠心病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治疗方案给予临床推荐剂量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用血栓弹力图仪监测凝血的基础指标(包括R值、K值、α角、MA值、CI值)及一系列血小板抑制率相关指标。结果:CHD组中患者的TEG各凝血基础指标80%以上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与对照组相比,CHD组R值、MA值、α角和CI值无显著性差异,但K值显著性增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CHD组男性患者比率明显增多,年龄显著增高(P 0.05)。CHD组血小板抑制率在50%以上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显著的患者占83.10%;且以MA_(ADP)、MAck和MA_A为参考依据的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指标中,提示有血栓形成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占9.86%、4.23%和12.68%。CHD组中所有的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指标中,与年龄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MAck(相关系数0.111),与体质量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ADP%(相关系数0.160)。结论:TEG结果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凝血信息,并且在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临床诊治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TEG检测的应用还可为下一步冠心病患者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预判的依据,从而更加精准地指导和保障临床抗栓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以及与组织病理学联系。方法:7例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局限型,病理为透明血管型,2例弥漫型为浆细胞型;局限型CT表现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边缘轮廓清,增强后肿块呈明显均匀持续强化,强化幅度接近主动脉强化幅度;弥漫型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密度欠均,边界欠清,周围脂肪层模糊,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例部分结节呈不完全环形强化。结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局限型(透明血管型)术前可以明确诊断,弥漫型(浆细胞型)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59.
性学问答     
钟涛 《健康之友》2006,(5):189-189
“听房”听出来的毛病;性幻想对象是同性;变换姿势失去乐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途径。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设定了7个选项(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张贴画、学校教育、医务人员教育、宣传日活动、其他),可多选。按百分比顺位将选项排序。结果≤14岁、≥45岁、小学文化、女性、户籍、非户籍人群学校教育都排在了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途径的首位,按性别、户籍、文化层次分类医务人员教育均排在了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途径的前四位。结论不同人群有其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中应有的放矢、科学、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