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6价铬(Cr(Ⅵ))在不同暴露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有无差异。方法L-02肝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Cr(Ⅵ)24h。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SOD,CAT活性与GSH含量;RT-PCR检测p5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含量。结果Cr(Ⅵ)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率浓度依赖性增加(r=0.997),6~12μmol·L-1Cr(Ⅵ)处理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表现DNA特征性梯形条带;SOD与CAT活性和GSH含量均下降,Cr(Ⅵ)处理组GSH含量与CAT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9μmol·L-1Cr(Ⅵ)处理组细胞p53mRNA,caspase3mRNA,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CAT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952和-0.885);p53mRNA表达与caspase3mRNA表达正相关(r=0.890);p53蛋白表达与GSH含量呈负相关(r=-0.929)。结论氧化损伤即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平衡的破坏在Cr(Ⅵ)诱导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浓度水平Cr(Ⅵ)诱导细胞凋亡具有p53和caspase3依赖性,但在较高Cr(Ⅵ)处理水平,不排除非p53及caspase3途径的存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单次静脉注射和灌胃毒死蜱后,毒死蜱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分别以2和10 mg/kg·bw剂量给家兔静脉注射染毒,分别以100和500 mg/kg·bw剂量给家兔灌胃染毒,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样本;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样本中毒死蜱及其特异性代谢产物的含量,用DAS 3.0软件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毒死蜱经静脉染毒2 mg/kg·bw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1.83±0.43)mg/L;半衰期为(7.03±3.26)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0.53±0.19)mg/L×h。10 mg/kg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2.95±1.10)mg/L;半衰期为(10.91±2.21)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2.13±0.45)mg/L×h。毒死蜱经口染毒100 mg/kg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1.21±0.42)mg/L;半衰期为(13.58±11.18)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2.80±0.91)mg/L×h。500 mg/kg·bw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血浆中峰浓度为(6.38±1.26)mg/L;半衰期为(22.07±7.73)h;浓度曲线下面积为(154.06±43.69)mg/L×h。结论毒死蜱经静脉染毒在家兔体内的变化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经口染毒符合三室模型。获得了不同染毒方式毒死蜱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甲醛对雌性大鼠卵巢组织Fas,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甲醛对雌性大鼠卵巢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3个不同浓度甲醛处理组, 腹腔注射甲醛, 剂量分别为20.0,2.0和0.2 mg/kg, 每天1次,连续14 d后处死所有大鼠后取卵巢组织,用RT-PCR检测Fas和caspase-8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Fas蛋白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8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甲醛染毒组动物卵巢组织Fas与caspase-8 mRNA表达以及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Fas基因表达与caspase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甲醛诱导雌性动物卵巢毒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系统中维生素C在拮抗六价铬[Cr(Ⅵ)]诱导L-02肝细胞毒性的时序效应。方法实验设对照组、Cr(Ⅵ)组、维生素C组及二者不同时序联合作用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L-02肝细胞活力,通过回归方程求出各组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维生素C组IC50为354.21μmol/L;Cr(Ⅵ)组IC50为35.65μmol/L;维生素C与Cr(Ⅵ)同时加入时,IC50为5 111.79μmol/L;Cr(Ⅵ)染毒后再用维生素C处理时,IC50为1 392.51μmol/L;维生素C处理后再用Cr(Ⅵ)染毒时,IC50为3 247.79μmol/L。维生素C与Cr(Ⅵ)联合作用组IC50均明显高于Cr(Ⅵ)单独染毒组,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维生素C与Cr(Ⅵ)对L-02肝细胞的IC50值顺序为:两者同时加入试验组>维生素C处理后再用Cr(Ⅵ)染毒组>Cr(Ⅵ)染毒后再用维生素C处理组。结论无论哪一种顺序加入维生素C对Cr(Ⅵ)所致的细胞毒性均具有拮抗作用,如果与Cr(Ⅵ)同时加入,维生素C对Cr(Ⅵ)诱导的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