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预测和评价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达托霉素对葡萄球菌属血流感染的抗菌效果,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借助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lood Bacterial Resistant Investigation Collaborative System,BRICS)平台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检测肿瘤组织中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裸鼠K56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连续给药12d,处死裸鼠,称取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Bax和Bcl-2的mRNA水平。结果:各用药组抑瘤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高浓度组与羟基脲组具有同等的抑瘤效应(P>0.05),光镜和电镜检测发现大黄素低、中、高浓度组均可见瘤细胞凋亡和坏死,其中以高浓度处理组最为显著,羟基脲处理组部分瘤细胞以坏死为主。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表明大黄素处理后肿瘤组织中Bax蛋白和Bax m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和Bcl-2mRNA表达下调。结论:大黄素可以明显抑制K56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肿瘤中Bax及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送检标本的培养分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统计致病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共送检21085份标本,阳性标本1661份,阳性率7.88%,共分离病原菌1 4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96株占54.97%,革兰阴性菌611株占42.20%,真菌41株占2.83%;儿科病原菌所占比例最高占37.15%,其他依次为ICU占13.12%、感染性疾病科占7.60%、血液病科占4.7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5.64%、大肠埃希菌占16.85%、肺炎克雷伯菌占8.7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的葡萄球菌,但对青霉素和红霉素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60.00%,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低于5.00%,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40.00%,有高于10.00%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结论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低,病原菌构成多变,普遍存在耐药情况。因此了解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构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变异蛋白(Promyelocytie leukemia,PML-V)的诱饵表达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PML-V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PCR扩增PML-V,克隆人诱饵载体pGBKT7中,经测序鉴定后,将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PML-V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中,并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诱饵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诱饵蛋白有无毒性、渗漏和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扩增了PML-V基因片断,并克隆人pGBKT7中,测序结果正确.诱饵载体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中,诱饵蛋白无毒性、渗漏和自激活作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酵母细胞表达诱饵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ML-V结合域的酵母诱饵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构建Survivin基因诱饵表达载体,为建立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Survivin蛋白靶蛋白奠定基础.方法 从人K562细胞中提取总RNA作为模板,逆转录得到Survivin cDNA,通过特异引物扩增Survivin基因的ORF区,然后与诱饵表达载体pGBKT7连接,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Survivin,再把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Survivin转化到酵母AH109细胞中,并用Western blot分析诱饵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诱饵蛋白的毒性和自激活作用.结果 成功扩增了Survivin基因的ORF区,并成功将其克隆到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中,测序结果 正确.诱饵载体成功转化到酵母AH109细胞中,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了酵母细胞高表达诱饵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Survivin基因的ORF区的酵母诱饵表达载体,为建立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Survivin蛋白靶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上调JTV1基因的表达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携带有JTV1基因的pcDNA3.1-JTV1载体转染人K562细胞作为阳性转染组,转染pcDNA3.1空载体作为空载体转染组,未转染的K562细胞为未转染组。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与Annexin-PI双染色结合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JTV1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myc 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JTV1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myc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上调JTV1基因表达后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与Annexin-PI双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相比,阳性转染组K562细胞的G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阳性转染组中Bax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较空载体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均明显上升,而Bcl-2基因和C-myc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 JTV1基因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基因Bcl-2和C-myc的表达增强基因Bax的表达,从而抑制K562细胞系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以天然存在的大黄素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化衍生物三甲氧基大黄素,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利用硫酸二甲酯/丙酮甲基化组合合成目标化合物1,3,8-三甲氧基-6-甲基蒽醌;通过常规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定。采用HPLC及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MTT比色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K562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三甲氧基大黄素为淡黄色粉末,mp:226~227℃,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其结构经HPLC及ESI-MS检测得到确证;浓度依赖性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使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结论:以大黄素为原料,成功合成了其新的衍生物。三甲氧基大黄素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阻滞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移行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8.
金丹婷  刘北忠 《医学综述》2008,14(4):481-483
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细胞内,主要分为激素类核受体与孤儿核受体。它们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以及体内众多生理、物质代谢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很大关系。现就核受体介导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构建维甲酸受体变异蛋白(RARα-V)的诱饵表达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RARα-V,克隆入诱饵载体pGBKT7中,将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一RARα-v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中,并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诱饵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诱饵蛋白有无毒性、渗漏和自激活作用.结果 成功扩增了RARα-V基因片断,并克隆入pGBKT7中,测序结果正确.诱饵载体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中,诱饵蛋白无毒性,无自激活和渗漏,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酵母细胞表达诱饵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RARα-V结合域的酵母诱饵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检出CRE患者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建立“感控+临床+医技”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遏制CRE感染的增长。结果 7年共监测住院患者634 228例,CRE医院感染304例,感染发现率为0.048%。不同年份及季度CRE感染呈现波动性;男性CRE感染发现率高于女性(χ2=54.40,P<0.001),≥65岁老年患者CRE感染发现率为<65岁患者的3.10倍(χ2=102.91,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9.54%,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总体79.93%。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50.66%。干预后,CRE感染发现率由0.070%降至0.044%(χ2=9.890,P=0.002)。结论 通过开展CRE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可找出相应高危人群、高危科室等,建立多学科协作防控,可以实现CRE医院感染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