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助生殖治疗策略制定、避孕节育效果评估、男科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依据。由于精液分析高度复杂,操作难以标准化,因此每个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应该在标准化方法和操作的基础上执行质量保证项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制定“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专家共识”,为我国各地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在人类精子库供精者捐精过程中,大部分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捐精体验,也打击了其捐精的积极性。为此,本共识建议人类精子库医务人员应重视供精者的心理健康,提高鉴别和舒缓供精者心理困境的能力,并为供精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鉴于精神心理障碍具有遗传性,人类精子库应对供精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对疑似精神心理障碍者应经精神心理专科的评估来决定供精资格的取舍,以提升供精后代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正常女性血浆中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10月因输卵管梗阻或男方因素到本院生殖医学科就诊并欲行IVF助孕、月经周期和排卵正常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目的分为横断面研究组(79例)和纵向研究组(10例),检测AEA在两组女性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及AEA与FSH、LH、E2、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横断面研究组中早卵泡期、晚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AEA水平分别为(9.71±0.86)ng/ml、(10.61±1.05)ng/ml、(12.24±0.73)ng/ml和(7.46±0.71)ng/ml。排卵期AEA水平最高,黄体期最低(P0.05)。纵向研究组4个时期AEA水平分别(8.76±0.91)ng/ml、(11.61±1.28)ng/ml、(13.85±1.18)ng/ml、(8.50±1.08)ng/ml,排卵期AEA水平最高,黄体期最低(P0.05)。横断面研究组和纵向研究组各个时期的AE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EA与FSH、LH、E2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P水平则无显著相关性(P=0.067)。结论正常女性血浆内AEA的浓度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且与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呈明显相关。但AEA与FSH、LH、E2、P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血清中趋化因子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URSA)患者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就诊的URSA患者60例,以正常非孕、正常妊娠组各20例为对照。免疫治疗前后抽取肘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 RANTES)、白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URSA患者血清中3种趋化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 P <0怂.05或<0.01),而正常非孕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URSA患者治疗后,3种趋化因子水平明显上升( P <0.01);持续妊娠组在治疗前后3种趋化因子水平发生明显持续性改变( P <0.05),以RANTES最为明显( P <0.01),而非持续妊娠组变化不明显( P >0.05)。结论趋化因子水平变化可以做为免疫治疗URSA患者疗效评价的指标,尤其是RANTES水平,为早期诊断URSA患者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后卵巢扭转的临床特点并结合阴道超声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实施体外受精后发生卵巢扭转的14例患者资料。结果:14例发生卵巢扭转患者中,6例行经阴道双合诊手法复位,8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4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因双侧卵巢扭转行一侧卵巢切除及对侧卵巢复位术,另3例行手术复位术。14例患者中9例妊娠,其中8例活产,1例早期流产。结论:结合卵巢扭转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超声检查是卵巢扭转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试行经阴道双合诊手法复位可降低手术率。  相似文献   
2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操作,因此,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复杂,并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知情同意书是患者表示自愿进行医疗治疗的文件证明。规范的知情同意书必须符合“完全告知”的原则,采用患者能够理解的文字和语言,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以配合医生实施适宜的治疗方案。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与不孕不育夫妇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获得不孕不育夫妇的理解和支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还必须遵守保护后代的伦理原则,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等。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充分征求生殖医学、伦理学、管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针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特殊性,逐渐制定一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知情同意书的推荐范本。此期推出《胚胎解冻复苏知情同意书》、《胚胎冷冻保存知情同意书》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知情同意书》。因为,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2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及生殖医学科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生殖功能障碍与糖脂代谢紊乱常同时存在,具有多起因、异质性。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在PCOS患者中普遍低于正常值,且与PCOS人群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肥胖、高雄激素血症、生殖力下降、远期并发症、卵巢功能及抑郁症发生等相关,通过维生素D补充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变或许可以改善上述情况,进而提高PCOS患者的生殖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单胎妊娠临床结局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单胎妊娠的4 998个周期,按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组(3 590个周期)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1 40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按年龄分层,分为年龄≤30岁组、30岁<年龄≤35岁组、年龄>35岁组,比较各组不同受精方式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IVF组和ICSI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0.3±4.0)岁和(29.0±4.0)岁,早期流产率分别为14.0%和11.1%,足月产率分别为74.5%和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30岁组,IVF和ICSI患者早期流产率分别为11.9%和8.7%,足月产率分别为77.5%和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30岁组、30岁<年龄≤35岁组、年龄>35岁组,IVF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2%、1.1%、2.3%,ICSI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Poretsky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清洁级SD大鼠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RS-1和IRS-2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3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均见IRS-1、IRS-2及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IRS-1、IRS-2、P-tyr(IRS-1)、P-tyr(IRS-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组IRS-1、IRS-2、P-tyr(IRS-1)、P-tyr(IRS-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IRS-1和IRS-2蛋白在PCOS大鼠子宫内膜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通过增加I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部分改善PCOS大鼠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静脉钙剂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辅助生殖技术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助孕的67例OHSS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于取卵后随机分为钙剂组(n=34)和对照组(n=33)。钙剂组于取卵后当日、取卵后第1日及第2日,连续3日静脉滴注10 ml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0 ml 0.9%氯化钠液。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予静脉输注200 ml 0.9%氯化钠液,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钙剂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等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钙剂组的获卵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剂组取卵后第3日的腹水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41±15.42 mm vs 48.55±19.95 mm,P=0.023)。两组临床妊娠率等早期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卵后静脉应用钙剂可有效减少OHSS高危患者腹水的形成,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未发现静脉注射钙剂对辅助生殖技术早期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为临床上预防OHSS提供了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