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医药卫生   4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用真核转录载体pS ilencerTM3.1-H1 neo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的重组真核转录载体,并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系PC-3,通过RNA干扰(RNA i)阻断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研究survivin基因沉默后对PC-3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合成的DNA正义链及反义链变性、退火,形成的双链DNA与pS ilencerTM3.1-H1 neo线性质粒用T4DNA连接酶连接,重组质粒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PC-3细胞,通过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PC-3细胞的凋亡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速度的变化。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设计合成的DNA已正确插入载体。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表明,pS ilencer3.1-SVV2和pS ilencer3.1-SVV3重组载体有效地阻断了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survivi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转染后PC-3细胞的凋亡增加了10%~15%,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survivin基因的真核转录载体pS ilencer3.1-SVV1、pS ilencer3.1-SVV2和pS ilencer3.1-SVV3,后两者可有效地阻断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使转染后PC-3细胞的凋亡增加了10%~15%,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相似文献   
82.
83.
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精液中IL-6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Mu)感染的精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精液中Mu。ELISA法检测IL-6,用瑞-姬染色和TUNEL检测凋亡的生殖细胞。结果:Mu感染组凋亡的生殖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染色质密度增加,聚集在核膜周边呈半月形,进而形成凋亡小体,胞质有空泡。凋亡率为(16.5±4.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8±1.8)%(P<0.01)。IL-6水平与生殖细胞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98)。结论:Mu感染能刺激睾丸生殖细胞产生IL-6而启动生殖细胞的凋亡,这对Mu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一氧化氮对人精子获能及顶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人精子获能及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AR)的影响。方法:在48例健康生育男性的精子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于37℃孵育1h获能,用孕酮诱导AR15、30、45、60min,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分别检测精子获能前后及AR各时间点的精子悬液上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同时用CASA分析精子运动参数,观察NO对精子获能及AR的作用。结果:NO浓度在50~100nmol/L时精子悬液中ACP活性增高,精子运动参数明显增强、150~200nmol/L时ACP活性及精子运动参数变化不大、2.50~300nmol/L时精子悬液中ACP活性和精子运动参数明显降低。结论:NO对精子获能和AR具有双重性,在低浓度下有促进精子获能、AR和精子运动参数增强,而在高浓度下有抑制作用,这对精子受精能力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精子ACP检测对精子群体获能和AR状态的评价是种较为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Y-seminoproteinisanantigenspecificforprostatecancer[1].PreliminarydatafromaphaseItrialinwhichprostatecancerpatientshavere-ceivedl31I-labledanti-humanY-seminoproteinmon-oclonalantibody(McAb)indicatethatthelabeledantibodylocalizedwelltotumor[2].ButtheMcAbisrodent.MurineMcAbsforhumancancerthera-pyarelimited,especiallywhentheyarerepeatedlyadministeredinthattheyusuallyelicitanimmuneresponseinbodyasforimmungenicitytohuman.Asinglechainvariablefragment(ScFv)moleculeisdefinedasarecombinantproteinc…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及其同源性,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8月ICU患者各类感染标本分离的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CR方法扩增7个管家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获得菌株ST分型,对ST分型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可以扩增出7个管家基因的特异性产物;共分为10个ST基因型,其中2个基因型为新发现的ST型(STn1和STn2),1个为国内新发现的ST型(ST675)。ST239是ICU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ST型别,占74.20%,分布于6个ICU,分布范围最广;其次为ST5,分布于3个ICU。62株菌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形成7个主要分支,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5株,占88.71%。结论医院ICU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并且少数型别表现出集中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87.
尿液内毒素定量测定快速诊断革兰阴性菌尿路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约占感染性疾病的20%~30%。近年来由于各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段、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的耐药菌株增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尿路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临床常规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且易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延误治疗。本试验以鲎试验的动态浊度法来检测尿液内毒素含量,并与尿液细菌培养相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了解尿液内毒素定量测定是否可以对单纯或伴有革兰阴性菌的尿路感染做出早期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早期对症治疗,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脑钠肽前体(proBN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h内入院的患者186例,其中AMI确诊患者100例(AMI组),非AMI患者86例(非AMI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以及各指标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与非AMI组proBNP、H-FABP、cTnI、MYO、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AMI组各指标在单独检测阳性率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且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5项指标中,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最高,cTnI特异度最高;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结论 proBNP、H-FABP、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各指标各有优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89.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解释疾病规律以及诊断和防治疾病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实验诊断教学存在学时数少而内容多的矛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液常规自动化分析仪及显微镜分别对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 968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肾小球性、非肾小球性疾病组红细胞(RBC)均升高,蛋白定性在2+~4+时前者占93.30%,以变形RBC为主高于后者的18.80%,以均一形RBC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干化学隐血检测与显微镜检测符合率达91.70%,假阳性率为1.80%,假阴性率0.78%,白细胞(WBC)检测结果偏低或为阴性。肾小球性疾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REP)检出率为46.80%,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疾病组(9.70%)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自动化检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应结合尿沉渣金标准手工显微镜检查,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P可作为肾小球性疾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