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ARS之后《传染病防治法》的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又称传染性非典性肺炎。2 0 0 3年春 SARS的突然袭击 ,震惊了国人 ,也震惊了世界 ,使政府更加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医务工作者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的教育必不可少。基于上述背景 ,我校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 ,加强了《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为正确评估实际教学效果 ,我们对该批毕业生在学习前、后对《传染病防治法》的掌握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我校毕业生按专业进行按比…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围产期母血与新生儿脐血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核酸DNA载量的关联性,探索脐血乙肝五项模式与HBV-DNA载量之间关系,用于评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性.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选择住院分娩产妇612例作为乙肝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乙肝五项不同模式共分为五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血清、新生儿脐血HBV标志物,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妇血清和脐血新鲜血清HBV-DNA载量,探讨围产期母血与脐血间HBV-DNA载量的关联性.结果 年龄在18 ~ 44岁围产期妇女,A组传染性强的乙肝“大三阳”或1,3阳性者149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9.33%和32.21%;B组260例乙肝“小三阳”,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3.08%;C组乙肝1、5阳性者58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5.52%和12.07%;D组乙肝病毒第5阳性者59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56%和1.69%;E组对照组:乙肝五项全阴性86例,产妇血清和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6%和0.A组与B组间脐血HBV-DNA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4.09,P<0.01).乙肝产妇所生新生儿脐血HBeAg阳性率高达82.55%,脐血HBsAg的阳性率为32.89%,A组即HBsAg HBeAg阳性的产妇经胎盘传播乙肝病毒的概率(32.21%)明显高于B组“小三阳”产妇的脐血HBV-DNA感染率(3.02%),A组是B组的10.67倍;传染性强的A组母血是脐血HBV-DNA平均载量的6345倍.结论 ①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阳性率与围产期母体内HBV-DNA载量呈正相关.②乙肝产妇生产的新生儿脐血HBeAg阳性率是HBsAg的2.51倍,要研制复合型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即增加高效价HBeAb成分可结合HBeAg,原有的HBsAb也可结合相应的HBsAg,增强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作用;③我国应加强乙肝知识的宣教工作,完善围产保健制度.  相似文献   
43.
为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形势,积极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相接轨,安徽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设计与整合,以培养具有多方面潜质、多方面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素质的人才为价值取向,按照"一个标准、一个原则、两个整合、两个环节、九个模块"的思路制定了新培养方案,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医学专门人才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44.
体力活动的健康促进效应已经在大部分研究中得到证实,如心肺功能提高、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改善等,但体力活动诱发变化的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并未得到系统性的描述和证实。本文从脑结构变化方面简要综述了体力活动对成人各脑区的积极影响,为体力活动的健康效应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证据;同时,综述了体力活动对儿童脑发育可塑性的影响,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倡导体力活动工作的开展和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本文围绕护理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现场实施与临床实践、论文撰写与发表等环节的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为提高研究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认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6.
儿童医院是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关口,如管理不当,又容易成为疫情传播的重点区域.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某儿童医院2006年至2010年所收治666例儿童麻疹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儿童医院传染病就诊现状,认为部分传染病的疫情传播同医院内接触性传播有一定的关联,并就减少医院内接触性传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7.
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肥胖除影响儿童生理健康外,还对其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产生负面效应.有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导致儿童不良情绪的产生[2-3],不良情绪可能促进肥胖的发展[4].肥胖和不良情绪常常共同出现,这种重叠现象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生理机制.现就肥胖和不良情绪二者并存的相关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对心理健康的消极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孕20周内母体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指标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格和婴幼儿期神经精神发育水平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建立945名孕妇队列,留取队列孕妇血清标本,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孕妇血清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收集孕妇的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测量新生儿出生体格和婴幼儿神经精神的发育情况等。结果 孕期母体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处于不同百分段的孕妇所分娩的活产儿出生时身长和头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母体TSH水平<P5和≥ P95的新生儿出生身长和头围比母体TSH水平位于P25~P75的新生儿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头围与母体TSH-Z分呈倒"U"形分布模式(Y=33.940+0.003X-0.109X2F=4.685,P=0.009)。孕期母体TSH水平处于不同百分段的孕妇所分娩后代在出生后18~30个月时的精神发展指数(M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母体TSH水平≥ P90的婴儿MDI评价水平比母体TSH水平P25~P75的婴儿低6.39分(95% CI:2.29~10.49;P=0.002)。婴幼儿18~30个月时MDI与母体TSH-Z分亦呈倒"U"形分布模式(Y=103.249-1.524X-0.939X2F=6.616,P=0.001)。结论 孕妇血清TSH水平与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头围,以及婴幼儿18~30个月时MDI关系密切;孕期母体TSH-Z分与新生儿头围和婴幼儿18~30个月时MDI均呈现倒"U"形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49.
了解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伤害、手机成瘾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蚌埠市城区和农村中学中抽取学生5 116名.运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伤害评定量表评价调查对象手机使用依赖和伤害发生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报告率为25.69%(1 112/4 328),不同性别、学段、户口所在地、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8,161.07,11.42,22.14,21.38,24.24,P值均<0.01).非自我伤害和自我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7.48%,43.32%,不同性别、学段、户口所在地、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为男性、户口所在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是非自我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58,1.136,1.108,P值均<0.05),手机使用依赖、性别为男性、学段为高中、居住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是自我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75,1.069,1.121,1.086,1.141,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非自我伤害、自我伤害检出率均较高,手机使用依赖会增加中学生自我伤害的发生风险.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采取措施,减少青少年手机依赖和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急性心肌梗死面积,QRS积分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面积、QRS积分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采用Michelle等公式及WagnerQRS评分标准 ,观察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结果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死亡组心肌梗死面积 (22.14±6.26)、QRS积分(7.28±3.74)均较存活组显著增大 (17.83±5.65、4.91±2.63,P<0.05) ,存活组QRS积分与梗死面积的回归方程为 :QRS积分=2.59 0.13×梗死面积 ,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死亡组与存活组这两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提示利用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测算心肌梗死面积 ,对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但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