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口市3-6岁儿童斜视与立体视锐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立体视是了解双眼单视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眼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海口市3-6岁儿童斜视患病率及立体视觉的发育情况,以便对斜视及立体视异常的及时防治提供客观数据。设计: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对象:选择2000-06/2002—04海口市中心区及市郊随机抽取的25所幼儿园儿童8326人,年龄3-6岁。方法:对海口市3-6岁8326名儿童进行远视力、眼位、近立体视等检查,双眼视力低于1.0或眼位异常者行阿托品散瞳验光。①4-6岁查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3岁查条栅或图形视力表,经换算统一以小数记录。②用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查眼位。③应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立体视力检测卡查立体视锐度(≤60s为正常,≥100s为异常)。各检查项目医生固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年龄组受试者眼位及立体视检查结果。②斜视儿童验光结果。③受试者视力与立体视锐度的关系。④各年龄组儿童的立体视锐度。⑤影响立体视的可能病因。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8326人进入视力及眼位检查的结果分析,7664人进人立体视检查的结果分析,662人未能表达立体视检查项目而退出。①各年龄组受试者眼位及立体视检查结果:斜视者165人,占2.0%;首次发现斜视占斜视患儿的89.7%;立体视检查≥100s者2106人,占27.5%。②斜视儿童验光结果:内斜视患者中93.5%发生于远视眼,外斜视及垂直性斜视患者中远视眼及近视眼构成比无明显差别。③受试者视力与立体视锐度的关系:正常者立体视锐度正常率为75.5%。随着视力的下降,立体视锐度下降(P〈0.05或0.01)。④各年龄组儿童的立体视锐度:随着年龄增加,立体视锐度正常者也呈增加趋势。⑤影响立体视的可能病因:以斜视性弱视影响最大。结论:①调查结果中近90%的斜视患儿在本次调查中被首次发现,引起立体视异常的原因有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等。②共同性内斜视与调节的关系较密切,而外斜视、垂直斜视与屈光状态关系不大,立体视锐度随视力下降而降低。③调查结果支持立体视发育的成熟年龄在4岁以前,但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2.
酸性复合消毒剂主要杀菌成分为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为观察其杀菌效果及其毒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含过氧化氢300 mg/L与过氧乙酸50 mg/L的复合消毒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5 m in,杀灭对数值均>5.00;含过氧化氢12 g/L与过氧乙酸2 g/L的复合消毒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0 m in,杀灭对数值>5.00。该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 mg/kg(体重),属无毒类;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含过氧化氢300 mg/L与过氧乙酸50 mg/L的复合消毒液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结论,酸性复合消毒剂具有很好的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的效果,属于无毒类物质。  相似文献   
43.
固体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及毒性试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毒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对其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二元包装经 37℃存放 90d,过氧乙酸含量下降率为 1. 23%。以含过氧乙酸 125mg/L,对悬液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2. 5min,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 5min,杀灭对数值均 >5. 00;以含过氧乙酸 2000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 10min,杀灭对数值>5. 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量试验最低合格浓度为800mg/L过氧乙酸。用含过氧乙酸 250mg/L的消毒液浸泡 25min,对番茄、芒果、西瓜表面的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 5. 32。对小鼠经口毒性LD50为 5 300mg/kg,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结果显示,该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性能稳定,杀菌效果好,毒性低。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对转乙肝抗原蛋白基因苜蓿(ATHAPG)的大鼠胚胎毒性和致畸性进行研究,为探索ATHAPG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制订每日允许摄入量提供依据。方法将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40、200和1000mg/kg3个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蒸馏水)。每组12~14只孕鼠,于孕期7~16d每天给受试动物灌胃1次,妊娠第20天处死,检查孕鼠妊娠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3个剂量组的孕鼠生殖能力、体熏及胎鼠体重、外观发育、骨骼和内脏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ATHAPG在40~1000mg/kg剂量范围对大鼠无明显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相似文献   
45.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2 6例病例中 ,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68岁 ,2 6例患者到院后发现颅内血肿最短 2分钟 ,最长 5小时 ,其中有脑疝形成 9例 ,低于 7分 15例 ,8~ 10分 11例 ,合并胸部损伤 (含肋骨骨折 ) 6例 ,合并腹部损伤 8例 ,合并长骨骨折 13例 ,合并骨盆骨折 4例 ,合并脊柱骨折 3例 ,休克 11例 ,BP多低于 90 /60mmHg ,血压测不到 5例 ,血气胸 2例 ,1例合并枕部凹陷性骨折呼吸衰竭 ,送往手术室途中死亡 ,余 2 5例全部安全运送至手术室及病房。2 早期观察 ,分析病情及时报告2 1 神志 :进行性意识障碍为颅内血肿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46.
百草枯对斑马鱼的生理指标和胚胎发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百草枯(paraquat,PQ)对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的生理指标和胚胎发育影响,并确定其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浓度(NOAEC).[方法]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方法,采用百草枯急性暴露试验、亚急性暴露试验及胚胎发育毒性试验进行研究.斑马鱼及其胚胎通过水环境暴露...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臭氧水毒性,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方法对电解臭氧水进行了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含臭氧量10 mg/L的臭氧水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未见试验动物出现中毒现象,对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氮、甘油三脂、肌酐、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处死动物的脏器大体解剖检查和病理学检验均未发现有意义的改变。结论含臭氧量为10 mg/L臭氧水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类,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其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00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48.
背景与目的:研究某孕宝营养液的致畸性和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材料与方法:设0.83、1.67、3.33g/kg3个剂量组,进行传统致畸研究;设8、40、200、1000和5000μg/皿5个剂量组,进行Ames试验;设2.5、5.0和10.0g/kg3个剂量组,观察其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结果:3个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有明显的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致畸性。各剂量组在体内体外致突变性研究中未见有遗传毒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某孕宝营养液无致畸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9.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药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安全性已受到关注[1],为保障消费者的服用安全,同时也为产品开发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中药天麻降压合剂进行30天喂养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白癜风的病因学说中免疫机制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观察了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2例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28岁(6~63岁)。病期1~18月,均为进行期,其中局限型30例,散发型13例,泛发型2例,肢端型4例,节段型3例。所有病例均无白癜风家族史,1例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其余无诱因可查。患者于1个月内均无系统或局部用药史。全部病例在抽血检测后即给予转移因子1单位肌注(隔日1次),中药灵芝粉、白蒺藜粉各3g/d口服,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3个月后观察效果。另设对照组3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