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前列腺增生(BPH)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0(对照组)、10~(-9)、10~(-8)、10~(-7)、10~(-6)、10~(-5)mmol/L雌二醇作用BPH-1细胞48 h,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 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检测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 E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10~(-9)mmol/L雌二醇对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10~(-5)mmol/L雌二醇显著降低细胞活力(P0.05),10~(-8)、10~(-7)、10~(-6)mmol/L雌二醇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率,显著缩短G_1期,显著下调Bax表达,显著上调Bcl-2、Cyclin D1、Cyclin E、PI3K及p-AKT表达(均P0.05)。结论雌二醇能显著促进BPH-1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2.
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9例(后腹腔镜手术组)与同期行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4例(开放手术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19例均成功;肿瘤最大直径1.8~9.5(4.1±1.7)cm;手术时间40~180(90±35)min;出血量15~100(40±25)ml;术后止痛剂应用次数1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2.1±0.4)天;术后住院时间4~8(6.0±1.5)天。开放手术组:14例均成功;肿瘤最大直径2.1~11.5(3.9±1.5)cm;手术时间95~260(140±41)min;出血量100~700(310±118)ml,6例输血;术后止痛剂应用次数5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7(5.1±0.9)天;术后住院时间8~12(9.1±1.2)天。结论:对有较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中蛋白激酶B(PKB)信号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两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长抑制实验、细胞周期停滞实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共沉淀检测PC-3细胞中PKB信号通路对TGF-β信号的调节作用。结果PKB信号通路可以抑制TGF-β反应性的CAGA报告基因活性;应用LY294002(PK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可以增强TGF-β抗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作用;PKB信号通路的活化和抑制均不能影响TGF-β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LY294002和TGF-β可以协同抑制cyclinD1的表达;LY294002增强TGF-β诱导的P15表达;PKB与Smad3之间存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结论PKB信号通路通过凋节cyclinD1和P15的表达拈抗TGF-β诱导的抗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作用,Smad3与PKB的相互作用可能介导了该作用。PKB信号通路通过上述拈抗性作用促进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4.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及息肉或狭窄8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我们应用钬激光技术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息肉、狭窄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B超定位“针辅助”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33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由计算机体层摄影尿路造影(CTU)检查确诊,术中利用输尿管软镜进入肾盂,合并结石者,先行碎石取石,再用B超定位穿刺囊肿,激光沿穿刺针进出囊壁处烧灼囊壁,囊壁切开后,囊腔内留置双J管。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72 min,平均(39.51±14.33)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0~36 g/L,平均(13.88±5.12)g/L;术后住院1~8 d,平均(2.42±0.63)d;术后5例出现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1例出现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对症治疗后好转;双J管留置33~180 d,平均(63.42±12.88)d,拔管前,CT提示:18例囊肿完全消失,14例囊肿明显缩小,1例囊肿略缩小;合并肾积水者,积水均完全消失,14例合并结石者,12例完全排净,2例残留少许无意义结石。拔管后随访30~72 d,平均(34.28±7.11)d,再次复查CT,囊肿无复发或增大。结论 B超定位“针辅助”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快速、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比较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CT值≥1000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8例CT值≥1000HU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行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硕通镜组), 男45例, 女16例;年龄(48.3±12.7)岁;体质量指数(24.7±2.7)kg/m2;结石位于左侧40例, 右侧21例;结石直径(1.50±0.45)cm, 结石CT值(1 288.8±179.0)(1 017~1 738)HU。87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软镜组), 男58例, 女29例;年龄(48.5±13.0)岁;体质量指数(24.1±3.8)kg/m2;结石位于左侧56例, 右侧31例;结石直径(1.45±0.40)cm, 结石CT值(1 311.3±188.9)(1 009~1 817)HU。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硕通镜组在直视下置入硬性输尿管通道鞘和标准镜(F7.5/11.5), 退出标准镜, 留置通道鞘, 置入碎石镜(F4.5/6.5)和钬激光[功率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