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及同期7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行IVF-E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卵巢型,B组为腹膜型,随机选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C组,比较A、B、C 3组间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卵子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分娩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A、B两组使用Gn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获卵数显著低于C组(P<0.05),而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分娩率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卵巢对超促排卵的反应性使获卵数减少,但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2.
高泌乳素(PRL)血症可引起无排卵、不孕、月经紊乱、闭经甚至出现更年期症状,长期处于高 PRL 血症状态可致骨质疏松,我们利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芍药等9种中药对垂体前叶细胞分泌 PRL 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动物雌性 Wistar 系大鼠,体重180~250g,胎龄12~15周,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及试剂中药:芍药、甘草、仙茅、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熟地、枸杞子均由日本津村顺天堂制药株式会社提供的实验用药物粉末,粗提物,DMEM_Ⅰ、DMEM_Ⅱ(pH7.3)  相似文献   
33.
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不孕症34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总结应用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不孕患者采用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给有第一极体的卵细胞行单精子注射。结果34例34个治疗周期中,1例因反应不良取消。结论ICSI是治疗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因 起不孕症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 ,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不孕症的治愈率。在美国 ,接受助孕治疗的妇女已从 1988年的 135万增加到 1995年的 2 70万[1] ,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与控制性超排卵 (controlledovarianhyperstimucation ,COH)相关的问题。文献提示某些肿瘤与诱发排卵有关 ,现将COH与卵巢肿瘤、乳腺癌及其他生殖道肿瘤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一、COH与卵巢肿瘤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 ,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 ,卵巢肿瘤发病为多因素致病的疾病 ,与遗传、环境、感染…  相似文献   
35.
探讨类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HB-EGF)在人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特点 ,评估其在子宫内膜的生长、分化及在植入窗期介导胚泡着床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6例正常子宫内膜 (1 6例增殖期 ,1 3例分泌早期 ,1 5例分泌晚期 ,1 2例植入窗期 )中 HB-EGF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HB-EGF在人各期子宫内膜均有表达 ,在植入窗期或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表达最强 ,并定位于腺上皮和腔上皮细胞表面 ,呈顶浆分泌状。结论 :HB-EGF存在于人各期子宫内膜 ,在植入窗期明显高表达可能参与介导胚泡着床 ,并与间质细胞的生长、分化有关 ,利于子宫内膜蜕膜化 ,为胚泡着床做准备。  相似文献   
36.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的生长因子,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其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生长、分化的调节上。自从建立M-CSF基因完全缺无的op/op小鼠模型以来,其在生殖医学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但目前对M-CSF在胚胎植入过程中的生理作用仍所知甚少,并有许多有争议的报道。本文对近年有关M-CSF参胚胎植入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发现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已受雌、孕激素影响的人子宫内膜细胞在一氧化氮(NO)作用下的细胞生理变化。方法 取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体外原代培养24-48h,用钙荧光探剂Fluo-3-AM负荷钙离子,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后,子宫内膜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的动态变化。结果 加入L-NAME后,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Ca^2 ]i立即开始升高,400s后上升至高峰,900s时稍有下降,然后继续升高并保持在高水平,同时发现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对L-NAME的反应不同。结论 在雌、孕激素作用的基础上,NO通过改变子宫内膜细胞[Ca^2 ]i进行信号转导,实现其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细胞因子与先兆子痫病理发生关键事件之间的关系 ,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观察了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的表达。胎盘组织取自我科住院病例 ,正常及先兆子痫患者 (各 3例 )的年龄均限制在 2 4~2 5周岁 ,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本一致。基因芯片购自日本Takara生物技术公司 ,分别点样有约 2 2 0种人类细胞因子相关基因和约 2 2 0种人类环境激素相关基因 ,每枚芯片上还点样有包括 β actin、α2 tublin、GAPDH等在内的看家基因共计5 6点或 4 8点作为内参照。采用一步法从组织抽提总RNA ,甲…  相似文献   
3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同时妊娠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中心1997年3月至2006年8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1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外妊娠11例,发生率为1.07%。11例宫内宫外妊娠手术后9例继续妊娠,妊娠至足月为54.56%。结论: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导致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此症的发生与输卵管病变及其他高危因素有关,及早及详细的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宫内外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黄体中期长方案超促排卵周期中孕激素变化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 行体外受精或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术(IVF/ICSI-ET)治疗患者232例,据hCG日孕酮与Gn启动日孕酮差值除以启动日孕酮所得值分成4组,A组该比值为负值,B组≥0并<1,C组≥1并<2,D组>2,并比较各组患者周期中激素水平及临床妊娠结局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4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3%、48%、49%、35.9%, 差异有显著性(P=0.007),其中以增长倍数在0~2之间妊娠率最高。结论 黄体中期长方案超促排卵周期中孕激素变化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无论是hCG日孕酮较Gn启动日下降或者增长倍数过高都对妊娠结局可能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